翔业周报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翔业周报
主办单位:厦门翔业集团 | 出版时间:每周一出版 | 新闻热线:0592-5708112 | E-mail:news@iport.com.cn
 
 
航延之殇
发布时间:2013-07-26
 

每年,在在机场都会有数次的高峰集中的航延发生。我从11年来到服务队这样的高峰集中航延越来越频繁,从一年的3到4次,到现在的几乎每月都会有,对一线的员工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和折磨。这种车轮式的碾压似乎没完没了,天气不好航延,天气好了流控。从六月份以来持续的各种流控和天气导致的无数航延,到七月份发挥到了一个极致。每天都会有十分严重的管制,从早上到晚上,如果看到一个不显示延误的航班简直是一种奇迹。即使不延误,后续马上要被流控困在本场。

7月13日,这是一个不眠之夜。随着台风“苏力”来袭,厦门机场取消了三十几班的航班架次,但是仍然有无数的航班义无反顾地往厦门飞,然后又无奈地返航和备降。候机楼里出发厅里挤满了望眼欲穿的旅客,由于航延太多,他们的航班没有报时都不予以办理乘机手续。在登机口也是挤满了旅客,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听到广播,他们的航班报时了,他们的又备降或返航了。在此同时,还有很多航班因取消或遥遥无期在将旅客送酒店。

我知道楼下值机一定快被旅客烦死了,但还要恪守礼貌为他们办理手续;我知道问询柜台和票务柜台也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正努力保持微笑;我知道其他部门也在尽全力保障航班。

而我在登机口,我爱我的工作,但提到航延,我发誓这是全机场最煎熬的地方。从我上夜班来到机场看到机场没有几架飞机,我就明白今夜无法入眠。面对无数的旅客要说法,不断地用温柔的语气回答他们。我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克制,保持礼貌,使用敬语,否则,一旦旅客暴动,局面就很难收拾了。没有面对旅客的人永远无法知道那是一种煎熬,一种精神轰炸。大部分的旅客都很少坐飞机,他们很难注意到广播和屏幕上的航情显示。你只要站在登机口就很难有闲,一个航班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旅客来问你航班问题,他们之中有一般还会来问你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还会有人问八次。但是,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好旅客。我们无法面对的是那些只有得到自己觉得合理并原意接受的说法才罢休的人。他们会无休无止,会歇斯底里,他们不会听你说什么,不知道什么叫合理,只有他们说什么,你统统做到才会满意。

我不断地回答旅客的问题,安抚他们。毫无时间规划的航延让他们十分焦躁,趋于抓狂,只有不断地向我这个工作人员询问航班情况才能少许安慰。除了我的专业素养的保持,我做得小心翼翼,尽我的一切所能满足他们。我知道,这是风雨前的平静期,很快就会有旅客不堪长时间并且没有期限的等待变得歇斯底里。可以庆幸的是我现在居然还有空闲听到对讲机的一些内容,某航班报时了,某航班飞不了下客了,某航班备降了,某航班返航了,某航班有特服谁去带,某航班送酒店了,某航班旅客把班组长围住了,某航班旅客围堵登机口了……我这里只是旅客多问问题而已,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一边回答旅客的问题,一边有点后悔,今天应该带个摩托车头盔来上班,要是有防弹背心就更好了,唉,考虑不周啊。

这时我这航班报时了,真是个利好消息。我做了告示更新和广播。我留了心眼,广播时告诉旅客,虽然航班报时了,但是由于本场的天气问题,航班有可能返航和备降。经验在这个时候帮助了我,后来航班真的返航了,旅客已经有了“预防针”没有像一般情况下那样完全失去理智。但他们还是团团围住了登机口,我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没有停歇的“战斗”,就是安抚旅客,提供更多的航延信息,联系代表。代表来了又联系了半个小时才确定要送酒店,旅客才有所安慰。然后因为车辆不足,我们开始长达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送酒店工作。

我不知道我已经站了多久了,经历连续多日的航延的我已是强弩之末。我不敢去看时间,那样我会觉得更加疲惫。这是曾经多少次连续地站6、7个小时,还有站过12个小时的航延给我的经验。脚和腿经历了酸、麻,失去知觉,再到刺痛,但是面对各种旅客的无奈何愤怒我怎么能找地方坐?我的腰也很痛,这是旧伤复发。我很困,也很累,我回答问题变得像机器人一样,真的很需要有人来替我,让我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但是这已经是下半夜了,早班6点多的同事都还没有下班,我看他们有的人已经超过了21个小时了,而我是夜班,上班时间最晚,他们的情况只有比我更惨,他们大概在绝望地想着何时能下班,我怎么好意思叫他们来替我,我应该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很快就结束了。

送完了酒店,我又立刻接手了一班南京的航班。刚才我就在隔壁的登机口。眼看着这班旅客歇斯底里的怒吼,和掀柜台的举动,很为没有头盔的同事担心。交接的时候看同事好好的没有变熊猫松了口气。再看看柜台也完好,自嘲忘记柜台有多沉了,根本掀不动。我最担心的事也没发生,旅客也不找我,专找代表,感谢同事和代表把这个航班的问题基本处理好了。等到登完了这南京航班,看看时间快5点了,呼,我可以下去了吧?不好意思,还有一班东航的航班,旅客在候机楼里不走,你得去看看。好的,我马上去。

早晨太阳没有升起来,阴雨绵绵持续着。当旅客陆陆续续入场时,我才发现这是第二天了,早班的保障又开始了。由于昨天取消了30几班,今天开始疯狂补班,连班组长也被叫来加班。没有时间吃早饭,我又投入了早晨的工作,登完了一班,第二班机械故障,本来这种通宵后会优先安排下班,但是补班太多,于是等待开始了。

“苏力”来袭后的第三天,我仍感到十分疲倦,突然来袭的头痛让我不得不请病假。当我提出申请时,班组长请求我不要请,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3人请了病假,实在是没有人了,嗬~好吧。我怎么觉得心也很累。

这是我的一次经历,但它并不是个例,是我和我的同事平常工作的写照。每年都不断有同事离开这里,我们都觉得惋惜,但却很难找到挽留的借口。能留下来的都是热爱这份工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人能留下来。

(元翔地勤 纪清鑫)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