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赓续友谊 共创未来 周小刚参加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并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4-06-12
 

本报厦门讯 5月23日至24日,以“面向未来、携手推动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国和海合会国家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界代表约600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愿景。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是海湾地区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成立于1981年,成员国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六国。翔业集团报送的“利用外资兴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入选中国-海合会国家优秀合作案例。

翔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小刚参加24日上午举行的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和互联互通专题论坛,与论坛嘉宾一起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低空经济应用和发展、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趋势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从优化运输方式、创新物流技术、完善物流网络等方面着手。翔业集团致力优化国际多式联运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厦门空港枢纽与陆港、海港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作用;吸引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在厦门设立航空货运中心、分拨中心和仓储设施;加强与国际上的主要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的合作,推动开通更多国际航线,持续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

在物流技术创新方面,翔业集团持续推进航空物流全链条统一信息跟踪与管理,实现物流运输“一单到底、协同高效、货畅其流”。未来翔安机场投用后,将形成与国铁、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陆域交通无缝衔接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物流网络。

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新兴经济形态,厦门在区位、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具有发展优势。翔业集团将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大力引进低空经济高端研发团队、企业和项目,探索发展两岸通航产业、低空物流、低空旅游、航空医疗、海洋检测等低空经济产业,助力厦门“4+4+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未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展开。厦门翔安机场践行绿色机场理念,航站楼设有装机容量10兆瓦的屋面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发电量约1100万度,达到航站楼总用电量的10%,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3100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最大化利用航站楼本体光伏发电的机场建筑。

翔业集团旗下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是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友好合作的重要见证之一,在机场兴建和二期扩建期间三次获得科威特政府“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贷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机场。如今,中科友谊雕塑仍矗立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前的园林广场,述说历史传承友谊。

24日下午,部分论坛嘉宾到翔业集团党群服务中心暨企业文化展厅参观调研。嘉宾们通过详实的内容介绍、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了解翔业集团发展的历史沿革、厦门高崎机场如今的航线网络布局、建设中的厦门翔安机场规划以及工程进展等内容。

目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航线已通达五大洲,厦门翔安机场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用。翔业集团将进一步织密“空中丝绸之路”,深化厦门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赢。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