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绿色金融”划重点
发布时间:2023-09-07
 

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而在实现30/60目标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将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30/60,是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突出的特点是将环境保护程度与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金融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追求金融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绿色债券发行升温,主要是由绿色金融债带动。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2094亿元,约为去年同期(843亿元)的2.5倍。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院最新估算,2022年,我国绿色投资规模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未来五年可能累计增加16.3万亿元,增长率明显高于房地产和基建等传统领域。

在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之下,绿色金融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绿色转型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还需引导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金融工具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增长路径。

未来三至五年时间内,厦门翔安机场建设是翔业集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翔安机场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原则出发,推进“绿色机场”的建设目标,“绿色机场”是未来厦门翔安机场生产运行及发展质量的直接体现。建设绿色机场,是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融入机场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实现机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翔业财务公司作为厦门翔安机场银团贷款参团行,正在积极为集团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作用,以绿色金融助力集团产业发展。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