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LPR持续走低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份的1年期4.25%,5年期以上4.85%降至2022年8月份以来的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保持在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同时,目前我国定期存款利率约为1%至2%,贷款利率约为4%至5%,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今年来企业贷款利率再创统计以来最低,有何背景?贷款利率创新低对企业和居民有何影响?贷款利率还会继续降吗?

首先,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贷款已参考LPR定价。LPR由银行报价形成,可更为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促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其次,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如何扩需求?具体到货币政策,就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上下功夫。其中,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是两个有力的抓手,一边事关上亿市场主体的“血脉畅通”,另一边关系到千千万万居民家庭的消费意愿。今年以来,LPR已下降3次,1年期LPR累计下降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下行,将有力提振短期和中长期的信贷需求。一方面,可引导金融机构继续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激发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和预期。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的大幅下降,将利于降低购房者成本,与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等措施形成组合拳,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减轻大多数贷款购房者负担,也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最后,展望未来,LPR仍有调降空间。原因主要有:国内经济保持复苏态势,银行经营质效不断提升,银行部门整体保持盈利;利率改革一定程度打开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空间;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等。但LPR调整需要综合评估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房地产复苏情况和银行净息差等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尽管我国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仍然比较稳健,并未实施“大水漫灌”等宽松手段。下一步,人民银行计划将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好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