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通讯员 吴迪)近日,由元翔福州空港候管公司撰写的《福州机场人文卫生间样板工程案例》(以下简称:《案例》)成功入选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机场卫生间规划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案例库,该《指南》为国内首个针对民用机场卫生间规划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的咨询文件,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8月,元翔福州空港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以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等外部专业权威专家的指导下,完成T1航站楼人文卫生间样板工程改造并投用。从项目规划之初的老旧卫生间,到设施设备齐全规范、服务重视人本关怀、环境彰显地域特色的人文卫生间样板,《案例》对项目背后的蜕变之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元翔福州空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枢纽机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真情服务、彰显“闽韵海丝”文化的规划建设理念与态度。 遵循“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核心理念,公司充分考虑到航空旅客中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带小孩旅客等特殊人群的人性化需求,做好特殊旅客类型分析与需求调研,查缺补漏,将调研结果作为指导无障碍空间设计和产品配置的重要依据。同时与外部权威专业单位合作,开展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的交流与咨询工作,根据意见不断完善方案细节。在此基础上,公司对标无障碍规范标准配备服务设施,满足各类旅客需求,打造有温度、有爱心的无障碍出行服务,通过“无碍”服务设施让旅客的旅途更“有爱”。 人文环境设计方面,项目以元翔福州空港“丝路帆远”和“千秋福韵”两条文化主线为引领,融入福州特色的坊巷文化与建筑元素,将人文古韵与现代简约风格巧妙融合,整体空间更加开阔明亮。 项目还引入了如厕位引导系统、智能环境监测、联动喷香杀菌设备与耗材用量提醒等智能化设计,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进一步提升旅客体验,以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强化候机楼卫生间日常运营及维护管理,整体服务保障更加精准、优质、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