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在政策驱动和产品创新的双重推动下,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发展战略,布局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发行相关主题产品。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2022年上半年,理财市场累计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43只,截至2022年6月底,存续产品有134只,存续余额达1049亿元,ESG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热点。 ESG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是从三个非财务角度衡量企业或投资的可持续性的方法。具体来看:环境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管理和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包括自身生产经营产生的直接污染和带动上下游产生的间接污染)以及对废物的处理方式等;社会责任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如员工管理、福利与薪酬、员工安全、与上下游供应商及服务商的关系、产品安全性等;公司治理方面,主要考虑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方面。一般来说,ESG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有低估值、高盈利、股价和分红稳定等特征。 ESG产品投资基于ESG理念,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所投资的企业或金融产品,在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三方面的绩效表现或风险。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仍是目前ESG主题理财产品布局的主流趋势。在配置策略上,重点投资标的为绿色债券、绿色ABS、ESG表现良好企业的债权类资产,覆盖了节能环保、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于ESG评价,投资者可以观测企业ESG绩效,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对象)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潜力,注重当下,注重未来。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提升ESG管理水平,可以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良好的ESG表现是一笔隐形的财富,企业更早的发现其生产过程导致的负面环境影响,就能够减少未来因为环境违规受到监管部门高额处罚;更快建设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监督体系,就能够降低未来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顾客投诉的可能性。因此,ESG投资与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追捧,获得较快发展。 ESG赛道火热主要是因为其与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且商业银行在ESG方面的相关表现,也成为评价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既契合了当下的整体市场环境,也能够探索多元化理财业务创新。 集团及成员单位在企业经营中如果能够借鉴ESG理念,并契合ESG理念,将能获得更多外部支持,有助于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