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简述人脸识别技术在旅客自助全流程服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4-11
 

围绕“提升旅客乘机效率,改善旅客服务体验”,全民航在技术和设备上不断突破。2020年1月,民航局发布了《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全民航围绕“智慧机场”,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构建信息枢纽,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机场运营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机场全流程自助(无感)乘机日臻完善,而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国内机场人脸识别技术在自助全流程服务的应用效果,简要阐述人脸识别技术在厦门新机场的应用场景。

一、人脸识别技术在旅客全流程服务的应用

相较于指纹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旅客不需要专门配合人脸采集设备,也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取样方式没有“强制性”,不会引起旅客不适,这在提升旅客无感体验方面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非接触方式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因而也备受机场和旅客的欢迎。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可实现在客户无感知、无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最佳人脸抓拍;基于嵌入式核心算法,无缝对接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机场离港系统等,完成高效、快速、便捷的安检人脸核验、人脸识别验票登机。因此,人脸识别技术在机场的应用过程中不断集成融合,贯穿服务于旅客乘机全流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IATA提出单一身份认证(简称“OneID”)项目。根据IATA文件描述,“OneID”项目是致力于实现旅客顺畅通过机场流程,即从订票到安检、从边检控制到提取行李,旅客只需要使用单一的生物识别认证来实施旅行中所有活动。“One ID”项目不仅能使旅客体验到更便捷的流程,同时也能使机场更高效地利用宝贵资源,使得旅客能尽快完成乘机流程办理,预留更多时间去免税店或者其他商业消费,实现机场和旅客的双赢。

二、国内机场“One ID”使用案例

1、广州白云机场

2020年8月5日,白云机场推出“One ID”服务,旅客注册授权后可实现“一张脸”通行机场。

白云机场“OneID”服务,是严格按照IATA的“OneID”理念,以旅客面部特征信息作为核心,将旅客身份信息与出行信息相结合,为每一位旅客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作为出行全流程唯一识别标识的、真正的“一张脸”就是一个ID(身份识别标识)。旅客在办理自助值机、自助托运、安检、登机等业务时,系统通过提取旅客面部特征并关联旅客行程信息,校验通过后将自动放行。此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证件查验次数,大大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2、北京大兴机场

大兴机场“OneID”全流程“刷脸”通关的推出,有效解放了旅客的双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提升大兴机场无接触服务水平。

首先,大兴机场联合首都机场及驻场单位公制定了大兴机场“OneID”产品方案,增设了旅客场外身份验证,抵达机场即可“刷脸通关”完成所有乘机出行流程。其次,经旅客授权同意后,通过身份验证的旅客信息将在大兴机场“OneID”专用系统内存储一年。在此有效期内,如旅客再次出行,无需进行身份验证,可直接体验“全流程刷脸乘机”的“One ID”产品。第三,疫情期间,大兴机场“One ID”产品可为旅客安全出行提供更多保障,全流程“刷脸”通关,完全避免旅客与工作人员接触,有效解放旅客双手,开启旅客全流程无接触式的全新乘机方式。

三、厦门新机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厦门新机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秉承民航“智慧机场”建设理念,坚持“打造数字化的效能标杆机场”的信息化建设战略,以“智慧”支撑“人文”与“服务”,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数字机场建设,打造数字化效能标杆、体验式人文标杆的机场。

1、人脸识别技术在乘机全流程的应用

响应IATA“OneID”产品“尽量前置旅客身份验证”的要求,厦门新机场将依托于数字化赋能中心功能,让旅客可在机场之外完成身份验证和人脸采集。新机场将建立统一的生物特征信息库,存储旅客生物特征信息,在值机、安检、登机等各项乘机环节中,可通过人脸识别来快速、准确、精确地识别旅客,最终实现“OneID”全流程乘机服务。

2、人脸识别技术的其他应用场景

此外,新机场将统一的人脸特征信息库为各个服务环节所共用,形成信息共享和联动。

(1)旅客的安全检查方面,在护照中加入旅客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机场登机管理系统中加入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用于旅客身份的鉴别和验证。

(2)工作人员身份验证与管理方面,建设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出入控制系统,可有效地防止证件的丢失或冒用给机场安全带来的隐患,增强机场安全管理水平。

(3)智慧商业服务方面,新机场将通过人脸特征与旅客相关大数据的融合,获取旅客画像,进行旅客行为分析、习惯分析及消费偏好分析,为旅客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推送。

(4)智能视频监控方面,通过视频图像,远距离地对人的面部图像和行为进行监控、分析,结合空间定位来追踪旅客;此外,可加强与机场公安配合,及时发现可疑人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提高机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结语及建议:根据IATA测算,使用“One ID”刷脸服务,可取消大量重复验证流程,至少可以节省80%的证件查验时间、40%的登机时间以及不少值机安检时间;同时,旅客能够轻松地被所有服务供应商识别,获得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可大幅节省旅客出行时间,有效缓解高峰期航站楼的保障压力,机场空间效率获得大幅提升,旅客的各种体验也都将得到升级。

新加坡樟宜机场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入关及登机系统“One ID”的推广,开启了全流程无接触乘机的新时代,其将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与旅客便捷出行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助力民航业复工复产。厦门新机场应重点研究“One ID”项目对机场运营效率和服务提升的效果;要调研了解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和潜在的问题,并对潜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要关注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民航对生物识别技术使用的相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人脸识别技术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要因地制宜,结合厦门新机场乘机流程、运营管理模式和驻场单位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融合。此外,新机场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强与航空公司、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协调,打通信息壁垒,避免信息孤岛;也要加强旅客隐私数据保护与身份标识的防伪。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