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因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酒店住宿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酒店开发体量也得到空前提升。除去城市统一规划的土地新建酒店项目外,市场上也出现较多的、利用既有建筑(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存量酒店。这些存量酒店建筑,分散在城市不同区域,所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大相径庭,如何合理进行改造,使之既符合酒店经营功能需要,又具有一定特色与个性,需要酒店建设投资者及经营从业者认真思考,找到最佳改造策略并精准付诸实施,以期投入运营后能收取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文以笔者近5年来参与改造设计与建设的上海、黄山、漳州三个不同地域的城市老酒店建筑案例实践,阐析改造指导思想及设计方法,藉以抛砖引玉、举一反三。 外观改造:修旧如旧 见素抱朴 有一定特点的老建筑,在固有本体上,保留了历史的痕迹,承载了时过境迁的时空记忆,映射着所处时代的建筑语汇,无论现在是凋零破败抑或抱残守缺,都是我们回望历史烟云、洞察过往曾经的一扇重要窗口。 如何唤醒这些依附在老建筑本体上的尘封记忆,解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蕴含的本真信息,构建新旧衔接的和谐共生,是外观改造上建筑师必需竭力思考并尽力解决的关键所在。 梁思成先生在《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中说道:“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镜用擦铜油擦得油光锃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这也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我认为在重修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中,一般应以‘整旧如旧’为我们的原则。” 笔者在上海佰翔花园酒店改造建设中,也秉持着对既有老建筑的认知及如何在新与旧之间统筹得体表达做出一定的尝试与实践。 上海花园酒店坐落于虹桥机场T1航站楼附近,是一座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多层旅馆建筑,外观呈两翼展开簇拥的环抱造型,建筑已使用近三十年。对该建筑物外观改造势在必然,但是采取返老还童,还是修旧如旧?在设计伊始一直有不同意见。主张采用完全现代风格改头换面的一方观点,认为要以现代样式改造,使之焕然一新。经过仔细斟酌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还是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以沧桑、浑厚、凝重的外观形象还原其历史的厚重感,突显其异于旁人的独有个性与识别性,更加显其地标形象。 上海花园酒店外墙最终采用中东吉普赛有机艺术漆作为其主要饰面材料。吉普赛作为一个中古历史时代天生流浪的民族,其内心保守着关于流浪沧桑的浪漫向往和与生俱来的忧郁特质,每一个人都在用他们的热情与疯狂去抒写着他们的精神,一种独属于吉普赛民族的、特别的气质。 实践证明,上海佰翔花园酒店外观改造是成功的,酒店甫一开业,即吸引众多游人关注的目光,其所在区域的城市设计,竟无一例外的沿用其吉普赛色作为建筑群整体色彩主基调,这是笔者所始料未及的。 景观绿化:共生共融 有机生长 在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中,景观绿化起得是“绿叶陪衬红花”作用,不能鹤立鸡群、喧宾夺主,讲求的是“虽为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观。 江南的私家园林,典型如苏州的留园、网师园等,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无不再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隐士心境。中国人对于时空的认识、诗书礼义,无不通过各种大自然原生草木水石,整合成一片浑然天成、意境俱佳的天上人间。 笔者2018年参与建设的漳州佰翔圆山酒店温泉别墅,原为4幢荒弃多年的低层双拼住宅。在对建筑外观及室内改造的同时,景观上重点强调园林在地树种的选择搭配与低层建筑尺度上的协调,以恬淡契阔、散淡轻松为景观建造主旨,强调移步换景、景随人转。荆扉古朴的别墅主入口,黄花槐色泽明亮,蓝花楹枝叶飘逸,含情脉脉;私家院落内,大叶紫薇枝繁叶茂,小叶榄仁笔挺守护;园区中央,不扶自直的古老香樟树大根深,郁郁苍苍;闲憩区旁,木棉花开,娇翠欲滴,小巧玲珑,惹人爱怜。花园景观与别墅建筑群毫无违和,共生共融,相互成就。 老建筑改造,外观重在研究其所在城市地域及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风貌融合与文化延续,突显品格的坚守与个性的弘扬;室内设计重点把握由表及里、内外一体的和谐呼应,讲同一种语言,亮同一束光,注重整体性与一体化;园林景观强调主与次、意趣相投,营造软性的心理感知氛围。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中说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表达世间万物,只有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才能免于忧患。这也是建筑师在老建筑改造中必须一以贯之的设计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