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浅谈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1-01-18
 

(通讯员 杨光海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民节能意识的提升,现代商业建筑的能耗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管理单位的重视,不断加强对商业建筑能耗管理分析,结合能耗分析结果充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商业建筑机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密切相关,并影响现代商业的服务品质。在大型酒店、商场等商业建筑的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根据业态定位和运营需求,配置合理的空调系统,不仅有利于后续商业运营管理效率提升、降低商业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商业管理的竞争力。

本文以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海峡新岸项目为例,结合空调系统在应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的配置和管理进行探讨。

项目概况

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酒店、码头、会展及两栋写字楼(博览中心、旅游大厦,裙楼均为商场)五个子项目组成,片区占地面积大,业态丰富,各子项目内除主体经营业态外,还规划有不同类型的配套商业等。

在五个项目的空调系统配置中,酒店、码头、会展及博览中心商场采用的是水冷中央空调系统,一个子项目共用一套空调系统,空调系统配置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开关控制。旅游大厦的塔楼和裙楼采用的是风冷多联机空调系统,一套多联机系统可供多个商铺或办公房间,配置有集中控制系统及计量系统,可对末端进行开关机及温度设定控制,可计量各末端用电量。

管理难点

目前,片区内各子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陆续投入运营。各子项目由主体运营单位及附属商业区域管理单位共同经营。在空调系统的管理上,博览中心、旅游大厦的裙楼与塔楼空调系统运营相对独立,在设备能耗方面切分比较清楚,但酒店、码头及会展项目主体经营区域和商业区域因经营单位、业态性质和运营时间均不一致,导致在空调系统的运营管理和费用分摊等方面存在不少难点:片区经营业态复杂,运维管理难度较大;智能运行管理程度不够高,运行工况难以掌控;各项目运维费用的分摊原则各异,协商工作量大。

解决建议

目前,各项目已处于运营状态,配套商业也陆续开业,空调系统均已投入使用。对于空调系统管理上遇到的难点,如果采用改造系统的方式来解决的话,一方面,可供改造的空档时间较少,特别是涉及到用户端改造,将会影响到经营;另一方面,需增加投资,如仅仅是对不同区域增加计量设备的话,对企业的效益起不到优化提升作用,意义不大。因此,对现有空调系统的升级改造可待时机成熟,具有一定运行数据积累后,再做进一步研究,现阶段更多的应从管理角度来解决。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提高管理效率,各项目的空调系统可以考虑由主体经营单位统一管理。首先,配套商业区域在每个项目中所占面积比例较小,商业区域与主体经营区域的空调末端设备开关时间错开,可以充分共享现有技术人员,降低人力及运维成本,提高管理人员效能;其次,现有主体经营区域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较为熟悉,可减少沟通障碍,避免交叉管理产生低效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空调系统的使用管理标准,加强节能宣传,控制运行能耗费用。在现有条件下,结合运营情况,不断完善空调系统的使用管理标准,加强现场巡查,在保障环境舒适性的基础上,严格按标准控制现场空调温度;在出入口增设风幕机,减少空调冷量损失;加强对制冷主设备控制管理,提升系统制冷效率;加强节能宣传,提高用户节能意识。

三是项目内不同经营单位之间的空调费用分摊,可以参考历史运行数据,计算出单位面积的费用,按经营面积和运营时间所占比重来确定运维费用的分摊原则。对商户收取的空调费用,可以参照类似商业场所的价格,按空调使用区域面积计取费用,计入管理费,按月固定收取,可有效减少双方协商难度。

未来规划

在新建商业建筑中,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商业建筑的重要机电配套系统以及能源消耗的主要系统,既要保障服务品质,又要降低运营成本,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高商业建筑的竞争力。因此,在新建项目前期规划和设计上,以有利于未来运营管理为出发点,全面统筹考虑,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管理能力,主要建议如下:

首先,从商业建筑业态定位和运营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空调系统的配置,便于后续应用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其次,对于新开发的建筑密集片区,可以考虑全面统筹区域空调系统的配置,设置区域制冷站,集中供冷,统一管理,增加蓄冷站,错峰用电制冷,节省系统运行的能耗费用;

第三,将智能控制技术与空调系统运营管理充分结合,能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智能优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能源管理理念,增强竞争力。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