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我身边的值得学习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0-10-19
 

曾令斌,50岁的年纪,我们都习惯了称呼他为曾工,他不仅是龙岩机场的一名老员工,而且还是气象台的台长,在他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股做学问的优良作风,我从工作起就一直向他学习,在这十年里,我真真正正看到了一位老气象人的工匠精神。

曾工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比如天气不好了,他会迅速召集大家进行天气会商,一直和航空公司、塔台等相关部门耐心地讲解天气情况,如果预报不准了,他一定会下载更多的天气资料,好好的分析天气形势,找到预报不准的原因,并做成图文并貌的天气案例分析,对我们进行讲解。

他还是一个很严厉的师傅,带徒弟从画天气图到天气讲解,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不会应付了事,有时我想偷懒不画图,他总是耐心的向我说明画图有许多好处,多学知识,才能够对天气有更好的判断。当我有畏难情绪时,他更是充当了我的人生导师。在工作中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让我们这群年轻人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和不断学习的钻研精神,他是我们气象人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引领我们不断向前。(元翔龙岩机场 袁建英)


很多时候,大家把机械重复工作错当成了工匠精神,其实不然,工匠的重点不仅仅是“工做”,更在于“匠心”,它代表着一个人的坚定、踏实以及精益求精。

我身边的一位开机员同事,自我入职以来,每每有人提起她的名字,都会交口称赞,能得到这么多美誉和褒奖,她必定有很多过人之处——工作中的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直保持着“零遗漏,零差错”的开机记录。不仅如此,她还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钻研自创出很多查违禁品的方法,让检查工作更快、更准、更高效,我们作为她身边的人,也在不经意间受到她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就是我身边的工匠精神,这就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工匠品格。(元翔福州空港 郭玉章)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有工匠精神的人---王红。

她是我所在部门的大班长,在生活中是我们的好姐妹,在工作中她是我们的领头羊!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拖泥带水,每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去年她不仅获得了我们厦门空港的服务明星,更获得了民航CAPSE服务之星!

今年疫情特殊原因,她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收集防疫的学习资料,在“线上”对我们普及防疫知识!五月她参加了厦门市质协组织的第三次品牌故事演讲,她的《厦门机场清新客舱:逆行坚守,“疫线担当”》荣获三等奖,这篇演讲稿还被主办方选中参与城市文明作品评选!八月她的一封《我从北方来,撞进了闽南人的欢喜里》参与政府和新浪微博推出的“以爱之名燃动厦门一城市告白-厦门情书”,入选城市人物之一,这封信还纷纷被主流媒体转载!

她那句“要么做要么不做,要做咱就做好”,深深感染着我,是我学习的榜样。(元翔厦门空港 吴春香)


身边的老员工很多,但最具有工匠精神的,我认为非我的同事李泳莫属。从事安检工作20年,他始终怀抱初心,时常在岗位上研究、学习,点点滴滴成就高超技能,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开机检查图像识别技能在厦门机场安检堪称第一。

为传承工匠精神,他积极开展师带徒培训和实战演练、技术培训培养等多个项目。在自身业务技能够硬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比如制订内训师选拔培训机制,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聘内训师,以民航培训大纲为参照,精细开发课件库,制定视频教学教材,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多年来,他亲身投入民航安检二类培训机构创建成立及全程参与培训工作,培养安检初、中、高级技能人才取得资质证书达2000余人次,平均合格率达97%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李泳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匠人。(元翔厦门空港 刘佳燕)


入职厦门机场安检护卫部两年多以来,他是最让我敬佩的安检员——薛建文,我把他当做是我学习进步的榜样,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特有的工匠精神。他作为一名老安检员,内心笃定着眼于业务技能钻研,遇到新型违禁物品经常带着我们这些新员工一起探讨学习,从过检图像的不同角度教会我们记住图像特点。他热爱安检工作,对待工作

一丝不苟;他乐于助人,不厌其烦的传帮带新上岗的员工。他最常跟我们说的是“就算你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这就是我身边的工匠精神,虽然平凡,却不平庸。(元翔厦门空港 赵娜)


李仿涛是厦门机场贵宾服务部T4贵宾室的主任,“老李”是“海豚湾”班组成员对他的爱称,大家一定好奇36岁的他年纪不大为什么大家都称呼他“老李”?因为他自2002年进入贵宾服务部,在贵宾室已经工作了18年,是贵宾部资历最老的班长,有着最扎实的贵宾服务经验和业务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贯彻公司“以客为先,真情奉献”的真情服务理念,总结提炼了“两在先,六个多”服务法:微笑在先,请字在先;多一声问候,多一句解释,多一步告知,多一丝耐心,多一点尊重,多一份宽容。

在岗位巡视的同时,他会不停地观察需要帮助的旅客,经常能看到他为老年旅客提行李、为身体不适的旅客送上热水等等,也许这在旁人看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有在这些小事上花心思、下功夫,才能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体验。

他经常说“服务工作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过程,也许对我们来说,一句简单的问候、帮旅客提一次行李只是普通的日常工作,但传达给旅客的,却是温馨和关怀”。(元翔厦门空港 陈蓉)


在笔者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不一定是在工作或生活中轰

轰烈烈的干一场,更多的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地勤人中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值机员每日要重复几百次的证件接递、值机办理、登机口指引及道别;登机员每日要为成千上百位旅客刷牌、撕牌、问候;问讯员每天接受成千上万名旅客的咨询,回答和指引大同小异;装卸员在机坪不断地弯腰再站起,搬运旅客的行李和货物;客舱保洁员在机舱内手脚麻利地打扫地面、折叠毛毯、清洗卫生间……你认为这是枯燥无味的重复劳动,但他们却用坚持如一的敬业精神,不打折扣地完成每一次的动作。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每一个双手接递,每一次标准的手势指引,每一件行李的轻拿轻放,每一架机舱的整洁如新,都诠释了地勤人的匠心。

保持初心,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到极致,便是工匠精神。(元翔厦门空港 周璇)


践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先成为一名优秀杰出的“工”。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是公司整体运行中的一环,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并保持耐心、细心和决心,才能在岗位上无差池、无延误,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升华能力的“匠”。

当你把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做时,那仅仅是完成任务,并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只有满怀热忱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因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匠人们始终保持激情,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竞争力。“工匠精神”不仅是职责的坚守,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百舸争流的奋发精神、挺立潮头的不退勇气。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做学习型员工,因为它是增强自我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所谓“工匠精神”,既要慷慨激情,又要长年坚守,始终保持初心,心无旁骛,才能成为真正的“工匠”。(元翔厦门空港 王春果)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