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翔福州空港 张健 键盘上点一下,需要花费多少功夫?地图上画个网,能有多少作用?可能对日常的工作来说,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但是对机坪指挥和应急处置来说,每一个操作,每一秒时间,有可能关乎机场的安全甚至旅客的生命。元翔福州空港运行指挥中心就是通过在一“点”、一“网”上做工作,为机坪指挥和应急处置提质增效,践行了一个基层岗位对职责、规章和生命的敬畏。 少一“点”机坪安全多一点 时间回到去年,塔台电子进程单系统上线,福州机场机坪管制工作迎来了一次大改进,但是机坪指挥员很快发现,这套系统是基于传统空管运行模式设计改进的,系统交互存在局限性。机坪指挥员指挥飞机推出、滑行时,除通过甚高频收发机向机组发布航班指令外,还需要向塔电系统和多机场系统同时输入指令,更新航班状态。这个使用人工方式实现两个系统数据同步的操作,被机坪指挥员戏称为“两点式”。 啥时候能将“两点式”减掉“一点”?这是机坪指挥员们反复思考的问题。为此,运行指挥中心系统设备小组和兆翔科技技术人员反复沟通,研究算法和指令,通过调整和测试,成功通过一个简单的指令,将两个系统的数据壁垒打通。3月15日,塔台电子进程单系统与多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成功进行数据自动交互,实现了双系统对机坪管制操作和记录同步自动化,少“一点”的愿望成为了现实。除达到操作简便可靠的目的外,还实现了航班抵达、航班起飞等航班管制状态预警提醒,还能实时自动识别管制状态异常的航班,并根据塔电系统的管制状态数据,对机坪指挥员和指挥调度员两个岗位都进行弹框预警,把两个系统的长处共享了,短板补齐了,避免航班信息漏洞,提高运行保障效率。 多一“网”应急处置少迷茫 福州机场地处海边,在机场应急救援半径8公里的范围内,既有村庄与农田,还有不少湖泊、水塘以及大片海域。一旦航空器在机场围界外失事,如何快速定位航空器并将位置信息准确传递到各应急救援单位,一直是困扰各应急救援单位的难题,也是运行指挥中心研究的课题之一。 为何不也给8公里的圆圈画个网?机坪指挥员灵机一动,参照方形方格网图,把半径8公里的救援范围也“区块化”。运行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小组查阅了相关法规,详细请教了民航福建监管局相关处室,确认与法规规章不相违背的基础上,与一线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了“圆圈网”的方案。新的方格网图以跑道中心点为中心,以跑道延长线和延长线垂直方向分别作为横轴和纵轴,每圆周分为16等分,并按照数字与字母进行分隔标记。6月,来领取新方格网图的应急救援单位人员,对新图赞不绝口,“圆环靶子变网格,数字代表据中心点的距离,字母代表圆周的方位,配上新的卫星影像彩图和路网,这下外围救援的盲区再也不担心抓瞎了。”负责登记的员工会心一笑,应急处置难题的解决方案得到一线单位肯定,就证明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一“点”一“网”,只是元翔福州空港运行指挥中心守正创新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小改进微创新,一年就有20余项。在他们看来,规定严在执行,流程优在创新,将“守正”与“创新”紧密结合,乐于钻研,善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效能,才是对职责、对规章、对生命最朴实而又最崇高的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