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翔厦门空港 胡彩升 精益管理工作是2019年元翔厦门空港提升品质发展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地勤分公司在精益办公室的带领下围绕“立足精益,提质增效”的主题,要求精益项目100%覆盖班组,其中“提高国际宽体机登机效率”是一个跨公司、跨部门的协同项目。 在改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国际宽体机的登机达标率由原来的16.13%提高至86.87%,平均每位旅客的登机耗时从4.78秒减低至3.5秒。 本期的精益改善案例分享项目团队如何开展精益改善。 聚焦运行堵点增加登机柜台 厦门机场作为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运行机场之一,伴随着航班架次和吞吐量的增长,保障资源配置愈发紧张。为了提升国际宽体机保障效能,进一步提高航班的准点率,精益改善小组成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影响登机效率的主要原因是11号和15号为单通道登机口,容易导致现场旅客拥堵。聚焦这一运行堵点,小组成员召开研讨会,提出增加登机柜台的办法,将单通道登机变为双通道同时登机。经过大家群策群力,合理分工,2019年10月顺利完成了登机口双通道改造项目。 优化服务流程前移服务关口 航班准时登机和登机过程的顺畅度是决定航班准点起飞的两个关键因素。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认为影响航班准时登机的主要因素是卡大件行李。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小组通过与安检建立沟通联动,及时信息通联,在旅客过安检时发现大件行李及时劝说旅客进行托运。登机口还建立了完善的巡查机制,在到岗时、候机时、登机前分别3次进行巡视,把大件行李卡控在前端。 影响登机顺畅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旅客行走慢,影响整体登机速度。针对这个问题,小组成员利用廊桥的空间,提前把特殊旅客引导至廊桥等候,待客舱清洁完毕就可优先登机。这一改善措施不但解决了特殊旅客行走慢的问题,也提升旅客的满意度。 寻找晚到旅客创新可视化标牌 晚到旅客的寻找是登机口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影响航班准点起飞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国际航班,有些旅客在免税店购物忘记登机时间,有些旅客由于改登机口而找不到新的登机口,有些中转旅客由于舟车劳顿在一个安静的角落睡着……改善小组成员设计精美“催促登机”提示牌,吸引旅客眼球,并录制中英双语催促广播。从现场运行的情况看,自创新催促登机提示牌以来,旅客能够很容易找到登机口,工作人员寻找晚到旅客的难度也大大减低。 “提高国际宽体机登机效率”精益改善项目的完成,不仅锻炼培养了一批精益管理骨干,又解决工作的痛点问题,达到精益增效的目的。在追求品质发展的道理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地勤分公司精益管理办公室将进一步引导各项目小组在类似岗位和场所推广精益成果应用,扩大精益成果,助力品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