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元翔福州空港 医院万家灯火夜 抗“疫”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0-02-24
 

岁末年初,疫情突如其来。124日,除夕,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面对疫情,元翔福州空港医院按照防疫工作统一部署,紧急调配人员、物资,筹划制定防控方案,紧锣密鼓地开展防控工作。

不漏一人 守牢第一关

124日上午,大年三十,笔者来到福州机场。舱门刚打开,空港医院两位“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就已经守卫在机舱门口。只见他们手持红外线人体测温仪,一身雪白防护服加上护目镜、面屏、鞋套,裹得严严实实,正在为进港旅客逐个测温。

趁着一名护士上卫生间的档儿,笔者上前跟她攀谈起来。她叫李娜,从22日开始就已经在候机楼测体温了,期间从未离开过,累了就在候机厅的长椅上打个盹。

“候机楼的每一个进出通道都有我们专人测温。要将病毒阻隔在城门之外,就绝不能放进一个发热患者。面对所有进出港的旅客,我们一直都是紧绷的状态,一点都不敢懈怠。体温达到37.3度的旅客就要登记、上报、隔离, 并安排救护车转送。”李娜指着身上的防护服接着说:“防护服也不好穿、不好脱,有很多道工序、多次消毒,每一道都不能马虎。”

笔者了解到,空港医院每天都有十多位医务人员在候机楼忙碌, 除了测体温、转送隔离患者,他们同时还要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承担了大量的急诊、出诊任务。为了减少上厕所和穿脱防护服次数,更有效地工作,他们工作的时候几乎都不喝水。

厉兵秣马 备战进行时

下午,在福州机场候机楼的急救站里,空港医院副主任孙琼正在部署近期的抗“疫”工作。期间孙琼的手机微信响个不停。原来医院的20余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纷纷发来信息报名,要求放弃补休,他们都希望在排班时把自己摆在前沿一线,摆在病患和旅客最需要的地方。

连日来,孙琼不眠不休,带领骨干加班加点,赶制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方案。她把刚满1岁的孩子交给婆婆,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医疗和防护应急物资是否到位;候机楼隔离室的设置是否合理……凡此种种,千头万绪,都需要她厘清。

1430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预案》等文件完成审定下发。全体医务人员在候机楼就地学习,各项防控工作也已按照新下发的文件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近期将组织集中培训,有了这些指导性文件,我们工作起来,思路就更明确了。”孙琼拿出一份培训计划表告诉笔者。

白衣战士 出征在除夕

下午急救值班电话响起,值班医生万明接指挥中心信息通报:机组人员发现一名旅客发烧,体温37.5℃。

疫情就是命令。万医生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立即赶到指定机位,进入机舱。经排查,旅客刘女士系因晕机呕吐,在机舱密闭的环境下引起的一过性低热,被机组人员误以为发烧。万医生一边言语安慰惊恐万分的刘女士,一边将她带出舱门。在廊桥上稍事休息后,刘女士头晕恶心症状逐渐缓解,万医生为她重测了体温。36.5℃,未去过武汉等疫区,不用送隔离点观察了!“终于可以安心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了。”刘女士长舒一口气。

但万医生仍详细交代了个人防护注意事项。告别刘女士回到急救站时,已是万家灯火。“千家万户庆团圆, 千歌万曲共祝愿……, 不知何处传来《春节序曲》那熟悉的旋律。万医生思绪万千,在老家青岛,此刻年迈的父母和妻子、女儿应该正在吃年夜饭吧。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这次终于下了个决心,却因为这场疫情,他默默地退掉了火车票。

   “第一次去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些害怕的,因为你不知道接触的这位发热患者是不是疑似病人。可是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根本就不容多想,穿上这身防护服就又感觉重新穿上了军装,披上了出征的战袍,浑身充满了力量。”面对笔者,退役军人党员万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