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采购管理模式应用浅析(上篇)集中与分散采购优劣
发布时间:2019-07-01
 

【导语】采购管理是指对采购业务过程进行组织、实施与控制的管理过程。按照采购的组织形式可以把采购管理模式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与复合型采购,而复合型采购是对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综合应用。本文从翔业集团采购管理模式入手,结合元翔空港集团作为民用航空设备采购主体的工作实践,对集中与分散采购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简要分析。

集中与分散采购模式的概述

集中采购是指集团企业在采购商品时,由专门的采购机构负责汇集分、子公司采购申请并进行整理,形成集团采购计划,统一组织采购任务。在集中采购管理过程中,采购机构统一集中开展供应商管理与评估、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并视情况进行货物的集中订购业务和集中结算业务。该模式下,分、子公司向采购机构提出采购申请,进行收货入库,并反馈收货状况给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是采购成本控制最常用的方法,它以最大化地利用采购规模优势来降低采购成本。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采用集中采购模式。

分散采购是指由各子、分公司或分部门自行开展采购活动、单独执行采购工作的一种采购组织形式。分散采购模式有利于采购环节与库存、供料等环节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提升基层工作者的责任心,使基层工作富有弹性和成效。

集中和分散采购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各有优劣。集中采购规模效应明显,具有采购成本低、操作相对规范和影响大的特点,目的是规范采购行为,便于集中监管,更重要的是通过其规模优势大幅降低采购货物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分散采购的目的是利用其审批流程短、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购急需、量少的货物以满足公司的生产、办公的紧急需求。集中和分散采购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如下表所示。

在实际采购管理工作中,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模式。集团企业在考虑采用何种模式时,应从集团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模式,采购物品通用性,集团与分、子公司地理位置,设备材料供应商结构,市场价格波动和整体采购规模等方面考虑,同时结合集团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需要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实际可行的采购模式,充分发挥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优势,相互补充。

翔业集团设备物资采购模式现状

集团2013年底调整采购模式,设立6大采购主体,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合型采购模式。对集中程度较高的设备物资,如机场专用设备、酒店物资、制服和办公用品、轮胎等进行集中采购,以达到规模采购效应和集中监管需求;对集中度不够、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设备物资仍采用分散采购,以满足日常运营生产和库存管理。随着集团业务的拓展和内部公司分工调整,集团于2019年调整了集中采购模式分工,新增了3个采购主体,调整了集中采购的范围和分工。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合型采购模式,能充分发挥集中与分散采购模式的优势, 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其不足。元翔空港集团作为民用航空设备集中采购管理部门,通过整合四地机场、货站和佰翔空厨的采购需求,进行集中采购,有效地发挥规模效益,降低采购价格,节约采购成本;在流程上,通过整合各单位的采购需求,避免同类设备重复采购,避免同一集团企业内不同单位、部门与供应商的重复沟通,避免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流程上的重复和浪费。

集中采购

优势

1. 利于整合采购资源,提高采购效率;

2. 利于集团企业内部资源统筹和调配;

3. 利于取得规模效益和降低采购价格;

4. 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和采购费用;

5. 利于规范采购行为提高流程透明度;

6. 利于信息全面平台的构筑;

7. 利于提高企业与供应商间的信任度;

8. 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实现共赢。

不足

1. 采购审批部门多影响采购效率,部分应急物资响应不及时;

2. 采购计划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影响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和企业运营;

3. 库存管理问题;

4. 大规模集中采购带来付款压力,影响资金周转;

5. 不同部门站位不同,导致利益问题。

分散采购

优势

1. 灵活快速,满足量少急需的采购;

2. 自主采购,提升责任心;

3. 易于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

4. 采购程序相对简单,采购周期较短。

不足

1. 采购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成本大;

2. 不利于采购流程的集中监管;

3. 不利于设备质量的统一把控;

4. 采购成本、协作费用高;

5. 不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6. 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控制力弱。

元翔空港集团 谢本武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