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巧解飞机“推出悖论” 助力航班正常放行
发布时间:2019-06-11
 

【导语】悖论,是逻辑学上指可以同时推导或证明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理论体系或命题。听到以严谨精密著称的民航业内出现悖论,一定会很吃惊,但由于民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尤其是航班保障流程长、参与单位多,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类似“悖论”的窘境也在情理之中。“悖论”的出现,既给保障人员的作业带来了困扰,还会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元翔福州空港运行指挥中心积极践行“真情服务”的行业服务理念,勇敢担当,认真钻研,巧妙地破解了飞机离港的“推出悖论”。

资源不足

致“悖论”起效

飞机的“推出悖论”是管制员、机组成员和机务人员在满足相关规定程序的前提下,为减少关舱到推出的用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制定措施的产物,在全国各大机场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悖论之“悖”体现在管制员、机组成员和机务人员三者操作的矛盾。管制员认为,只有机组应挂好拖车,才能下达推出许可,这样可避免不具备立即推出条件的航空器占用机坪资源。机务人员认为:只有机组打开防撞灯,才能对接拖车,这样可避免不具备立即推出条件的航空器占用拖车资源。机组成员认为,只有获得管制员推出许可后,才能打开防撞灯,这样才能准确提醒周围人员飞机处于即将移动的状态。

在机坪资源充足,即短时间内飞机运行不会发生冲突时,管制员会放宽推出许可的要求,在拖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机务会提前到达机位联系机组接靠拖车,此时运行流程因为管制员和机务人员放宽了操作要求,“悖论”的矛盾不会显现。而一旦遭遇大面积航班延误或者大面积航班备降,资源高度紧张时,“推出悖论”便会显现,并成为“延误放大器”——管制员和机务人员为避免资源浪费严格进行控制操作,而个别机组成员为了飞机能够按时起飞,关舱后即打开防撞灯以尽快拿到拖车资源,导致原本“守规矩”的机组也纷纷效仿,最后机务人员无法通过亮灯顺序合理安排拖车,出现“早起飞晚亮灯”的飞机因没有拖车而无法推出,而“晚起飞早亮灯”的飞机排序靠后却又虚占拖车。这种现象紧接着反过来再次刺激机组进一步增加提前亮灯的时间,资源争夺的无序进入了恶性循环。

双向分析

解“悖论”起因

起因一:“守规矩者吃亏”造成原有秩序被打乱。

由于在资源紧张的初期,“不守规矩”的机组反而能够占据资源分配的主动性和优势,而“守规矩”的机组反而处于不利地位,使得原本能够指导各航班正常离港的秩序被打乱。

起因二: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导致分配依据错误。

机务完全依靠机组打开防撞灯的顺序进行拖车资源的分配,使原本应该掌握资源主动权的资源所有者将资源的分配权完全让渡给了机组。而在资源紧张情况下,即使知道机组可能在“骗”资源,但由于没有其他资源分配依据的信息的获取渠道,使得机务只能向机组“认栽”,资源分配的无序状态无法得到扭转。

一个模式

破“悖论”难题

福州机场自开航以来即承接了航空器的地面管制,作为福州机场的地面小管家,运行指挥中心的指挥员不但给机组推出许可,也控制着机务的推出顺序。自福州机场使用CDM系统安排飞机起飞时间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行业对机场放行正常率水平的要求日渐提高,运行指挥中心也结合福州机场的实际,建立起“基于CDM系统的运行模式”。该模式一改完全依照“谁闪灯谁挂车”的拖车资源分配方式,将各航班的计算起飞时间(CTOT)通过多机场系统和自动泊位系统发布,发布给包括机务在内的各保障单位,使其能够参照CTOT的先后顺序进行保障;同时,在流量控制严重或航班密集程度较高的时段,运行指挥中心还通过对讲机系统,将不按照CTOT时间放行的航班信息通报各单位,进一步为各单位明确保障先后顺序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CDM系统的运行模式”,使被“不守规矩”机组打破的秩序得到重新建立,同时打通机务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推出悖论”被巧妙破解,航班正常放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未来,元翔福州空港运行指挥中心也将继续通过对运行保障的深入分析和细致判断,查找保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助推福州机场放行正常率持续提升。

元翔福州空港 赵舒宁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