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干精一行”是这几年工作道路上一直陪伴我的一句话。2011年入职厦门机场安检,已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了8年有余,这不仅是出于责任和义务,更因为它诠释着一种职业精神,一种敬业、爱业、乐业的高尚品质。 这个时代的物质极为丰富,精神却相对匮乏,身边的同事来来去去,忙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很少人能想到先沉淀自己,规划自己,不抱怨、不埋怨,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选择利用工作完善自我,实现自己价值。 在这8年里,我坚持下来了,不断专研业务,从一个对安检知识一窍不通的新员工,到后来取得高级安检员的资质;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班组长,在管理团队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提升。这份坚持让我实现了自我价值,使我有孝敬父母的能力,这是我最骄傲的一次坚持。 (元翔厦门空港 陈宝珠)
对于我来说,最自豪的坚持莫过于几年前的读研生涯。 2015年,为了扩大知识面,重点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毕业13年后的我再次走入厦门大学攻读研究生,最后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研究生学业并完成论文答辩。 学习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周六和周日在学校上满满两天的课。每个周末都安排得满满的,连节假日也不放过。这种状态持续约一年半,虽然身心疲惫,但为了能多积累一些知识和方法,我坚持不落课。有一次家里的小朋友问:“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爸爸陪,而我的爸爸不是上班就是学习,没有时间陪我呢?”我只能苦笑着哄哄小朋友,然后交给夫人,转头又投入书海。 经过约一年半的学习后转入论文研究阶段,而研究生论文要不少于三万字。没有特殊捷径,只有潜心下来做研究。学校图书馆早上八点开门,我周末基本上是准时到图书馆,直到晚上10点图书馆响起闭馆的广播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论文的研究和写作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我经常去找导师讨论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来逐步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我的导师正好是一位工程界的前辈,有一阶段我快坚持不下去了,导师鼓舞我说:“你的论文快成型了,按照这个方法再把解决方案分解开来,就会有比较大的进步。再坚持两个月,你的论文应该可以赶上这次论文答辩。”在导师的鼓舞下,我终于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了论文,经过盲审等一系列步骤后,顺利的通过论文答辩。 这段生涯给了我太多不一样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是我最自豪的一次坚持。 (兆翔置业 江林鹏) 初入内场,人生地不熟,从未带过鉴定考核培训,却因领导的信任而委以重任。从培训计划、到培训手册;从培训试题、到每次测试;从模棱两可到游刃有余,技能鉴定培训彻底颠覆了我对安检的认知及对内场的理解。不是没遇到过困难,也不是没有想过退却,鉴定培训的三个月里,我也曾因为不懂、不会和领导抱怨能不能不让我带培训了呢,换个人吧! 然而领导告诉我一句话,人生要学会坚持。 三个月后,我带领T4检查分部鉴定考核37人打赢了完美漂亮的一仗,我们赢得了部门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可以说是我26年来最骄傲的一次坚持了。 (元翔厦门空港 马子粟) 提起最骄傲的一次坚持,第一反应就是当年考研备考英语。本科期间一直对英语没什么好感,四级好不容易考过。后来,为应付考研,只好硬着头皮去背单词,期间也看过各种背单词的攻略和经验之谈,主要讲的就是“反复的看”,这些方法难以坚持,毕竟看的次数越多就越烦。一些单词,中文上几乎看不出区别,十分难记,只好查英文解释,突然发现英文解释中的语境和语义都说的很清楚,于是,把英文解释原文抄录到单词附近,备查。这样很费时间,但慢慢坚持下来,居然发现表达同样的意思,英文和汉语存在思维上的差别,这渐渐的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后面对英语的学习就不再是坚持了,更像是探索而有些乐趣,乐于体会这种思维上的差别。 读研期间,六级不用复习就考过,在与外教的交流上也顺利许多,不再像以前不敢开口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毕业后,几乎不再用英语,但是看到英文资料仍然觉得不陌生,似乎还有那么点亲近。 (万翔现代 林乐平) 2008年,初入高中,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的毅力和集体精神,要进行一项重要的锻炼项目——“八十里远足”。早晨07:30出发时,我们每个人都身轻如燕、健步如飞,欢笑嬉闹觉得很有意思。1个小时之后,大家慢慢的感到了疲惫,2个小时、3个小时,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大家的身体也越来越重,疲惫感越来越强。除了感觉到累之外,我和同学也感受到了来自脚部的疼痛,脱下鞋子一看,脚上已经磨起了水泡。因为疼痛,掉队的、放弃的同学越来越多,很多人选择坐上了校车,结束此次活动。我想要放弃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特别是看着其他同学返回学校休息的时候,觉得实在太难了,坚持不下去了! 可是,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跟我说:不要妥协!你可以的!再想想那句经常说的话:行百里者半九十。从心里不想做个半途而废的人!就这样,一路上不断给自己打气,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返回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的那一刻,终于坚持不住瘫坐在地,心里却是特别热别的开心,因为:我做到了!!! (元翔厦门空港 王小菲) 17年,我和老公结婚两周年,也很幸运的迎来了我们“爱的结晶”。结果世事难料,宝宝在子宫里生长受限,为了保护好宝宝,我开始了长达47天的住院治疗,每天点滴到全身发肿,连路都走不了。医生在这47天里不断建议我结束妊娠,我心里也清楚继续下去的后果,可我明明白白的感觉到宝宝不想离开我,我也想给宝宝争取一个机会。我不顾医生的反对,终于坚持到34周,治疗结果不理想,宝宝需要提前经剖宫产手术出生。尽管在手术生产过程中我努力用意志力提醒打完麻药的自己不要睡觉,也还是没有机会看一眼刚刚出生就住进新生儿科的宝贝。此后,宝宝又经历了长达37天的住院。如今,宝宝已经1周3个月了,古灵精怪,我真的要对自己说一声:你好勇敢!顶着巨大的压力,挺过来了,不悔当初!这也是目前我最骄傲的一次坚持。(元翔厦门空港 江小朵的妈妈) 坚持阅读源于某次糟糕的聚会。稀里糊涂被朋友领去一次茶会,席间聊起了世界文学,从米兰昆德拉聊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从莫言又说到三岛由纪夫…从前总是嫌阅读麻烦而放弃的我,成了茶会中最“惜字如金”的那位,感觉和眼前看起来并不特别的几位竟有了云泥之别。说不堪其辱有些言重,但收起浮躁关上手机,在腹里填一点诗书,我是真下了决心。对于文学基础很弱的我来说,欧美文学那些冗长的人名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就像密密交织的小虫,爬上我的本就沉重的眼皮;历史书籍的文字更是不敢恭维,读三句就要拿手机查一句,不一会就被手机占领意识高地了。 不过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通过从易到难,厚薄并读等方法,看不懂的地方就重复看,参加市图书馆的共读活动,把读后感和朋友交流,接连啃下几本名著后竟来了兴趣。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世界地理、历史沿革、奇人异事、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原来文字如此广阔,世界别有洞天! (元翔海岸 陈萍萍) 记得我刚上岗的时候,对于什么叫原则,还没有那么清楚的认知。那天凌晨,我负责传送带的行李检查。队伍中有位女士满脸不安,催促着前面的人快点走。轮到她的时候,她忙不迭地把包送上传输带,“请把充电宝、雨伞、电脑等物品拿出来。”我提醒道,她只好把放在盒子里的包拿出来,略带愠色地翻找着。包通过X 光机之后,她狼狈而又急躁地准备闯入安全门,这时负责开机的同事告诉我包里还有充电设备。我立马叫住她,这位女士不耐烦地抱怨着“有完没完啊。”边说着边翻出一个立方体型的金属设备, “这个吗?是手电筒!”我仔细查看着,告诉她“这具有充电功能,而且没有具体标识,不好意思。”她带着哭腔说道,“只是手电筒,就让我过吧,来不及了。”看着她,我有些动摇了,是啊只是一个手电筒,不会有事的吧?犹豫之际,我看了看其他旅客,不行!身为安检员,就需要对所有人负责,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我坚持让她留下手电筒或者办理托运,她见状,只好放弃手电筒匆匆过完安检走了。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每每想起,我庆幸当时的坚持,这不仅仅是对旅客的生命负责,也是对于原则的坚守。 (元翔厦门空港 杨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