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办法总比困难多”是陈高松常挂嘴边的话,他从一个汽车市场的门外汉成长为行业专家,全方位、深入了解汽车市场,不断向业内人士请教,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胜不妄喜,败不惶馁。 作为厦门汽车城项目经营公司市场部总监,陈高松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部门领导。自2015年进入公司以来,陈高松一直负责厦门汽车城公共服务中心及汽车文化中心等项目的招商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圆满完成集团及公司的既定招商目标。工作上,以身作则,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客户为宗旨,围绕工作中心,陈高松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厦门汽车城园区建立于2009年11月,早期项目以4S店地块为主要核心,进行汽车城园区化建设。2013年,兆翔置业公司筹备建设汽车城项目专业市场,针对汽车城自建项目招商组建团队。2015年,历经多年领导及同事努力,陈高松在继承前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已建好4S店地块,完成销售的整车仓储2号楼、汽配中心,即将接手的汽车文化中心,在建的的公服中心、整车仓储1号楼,而那时候,厦门尚未有如此规模的大型汽车综合市场,所谓的厦门汽车城也仅是一个小部分圈内人知道的专业市场,面对这样的外在市场因素,他面临的压力及挑战可想而知。 作为汽车专业市场的门外汉,做好汽车专业市场项目,听起来像个笑话,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如何说服商家? 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陈高松没有气馁,他积极应对难题,投入战斗。 首先,完善自我。通过书籍、资料、网络等途径,陈高松不断汲取汽车行业相关知识,了解市场动向。其次,增加与商家及业内人士的沟通交流,了解商家的真实需求。再次,考察同类市场,学习成熟的汽车专业市场优势。如何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行业专家,经历的又岂是寥寥数语能够概括,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铁杵真的可以磨成针。 创业艰难百战多 在工作中,陈高松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7年是他接手厦门汽车城项目的第三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厦门汽车城公共服务中心将进入正式招商阶段,四栋裙楼如何圆满完成招商成为他接下来的工作重心。由于项目地理位置及项目自身物业条件不够理想等原因,项目招商进展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在前期对厦门汽车专业市场充分摸底的前提下,陈高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客户招商为主的招商策略。当前汽车市场中小型客户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而大客户渠道经营较为成熟,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强,有利于后期的稳定经营。结合厦门车管所入驻厦门汽车城的利好,厦门汽车城圆满的完成项目的招商计划,保证了项目的开业。事实证明,他的策略是正确的,在2017年底已完成项目3#、4#的意向签约。 2018年是汽车城公共服务中心正式签约的一年,签约率的高低关系着2019年能否开业。在完成公服中心招商率百分百的同时,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车管所业务调整。 为满足市民便利办理业务的需求,车管所调整了整体业务服务,在岛内设置了多个处理窗口。此举对车管所所产生的引流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能够稳定客户,同时了解此政策对厦门汽车城客户的影响,陈高松不断地与园区商户交流探讨,针对业态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目前政府倡导的节能环保概念,大力打造新能源与高端豪车相结合的汽车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园区商户对厦门汽车城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厦门汽车城后续经营也充满了信心。 截止2018年,厦门汽车城公共服务中心完成项目整体签约率100%,完成集团既定指标130%,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5年至2019年,他在这里,兢兢业业的付出了三年多的时间。厦门汽车城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成功引入高端豪车品牌法拉利、马萨拉蒂,更有数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于此,充分填补了厦门汽车城园区的业态空白。 守业更比创业难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完成了项目的招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经营好整个园区,是厦门汽车城项目经营公司成立的目的所在,也是园区化管理的起点。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如何把园区经营好,与商家达到共赢,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个人档案姓名:陈高松 入职:2015年 公司:兆翔临港置业 职位:厦门汽车城市场总监 文/ 兆翔临港置业 林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