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一些民间借贷出现很多套路贷现象,国家也一直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但是光靠打击还是远远不够,总有那么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顶风作案,所以更需要我们自身提高防范意识。本期财金小教室就为广大读者普及一下何为“套路贷”,看完后你还敢盲目借贷吗? 何为“套路贷” 一般“套路贷”都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利用欠款方急用钱,事先与欠款方协商或未协商所“虚增债务”“肆意认定违约”“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虚假诉讼”“转单平账”等手段,以最终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 而在网络平台上,“套路贷”往往打着“低利息”“零利息”的广告,却以管理费、服务费等各种名义从借款本金中扣除高额费用,变相的提高了借款利率。但等真正借款了,才会发现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利率高达400% 甚至更多。 更有甚者,直接精心布局让借贷人落入陷阱,最终倾家荡产! 这些,就是典型的“套路贷”! 如何识别预防“套路贷” “套路贷”主要是抓住了部分群众急于快速获取资金的心理,以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为诱饵,诱使受害人落入陷阱。同时,一些民众缺乏风险意识,在用钱心切的情况下,对借款合同的内容没有认真审查,在“套路”下被制造出一系列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直至事态扩大损失惨重。从公安机关打击情况看,这类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房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针对名下有房产的本地客户,诱骗其贷款,层层设置违约陷阱,制造银行流水痕迹,通过暴力讨债或法律诉讼,达到强占受害人房产的目的。 第二种是“车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针对抵押机动车客户,故意设置各种陷阱,以没有按期还款或者车辆GPS 信号失联为由,恶意造成受害人“违约”,将车辆强行“拖走”或使用备用钥匙悄悄开走,迫使车主支付高额“违约金”及“拖车费”。 第三种是“现金贷”类“套路贷”。犯罪嫌疑人以网络借贷平台等应用为依托,以“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等进行虚假宣传,引诱受害人落入“套路贷”陷阱。除了提供正常借款需要收集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公积金等财产信息外,一般还被要求提供超出正常限度的个人信息,如手机通讯录、微信通信录以及密切联系人等社会关系信息。一旦发生被认定“违约”的情形,犯罪团伙即对受害人及其亲属、好友等所有社会关系人通过短信、微信、电话进行骚扰、辱骂、威胁和恐吓等手段进行催收。 权威建议 面对“套路贷”陷阱,公安机关给出权威建议: 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理性借贷;不要贪图一时享乐,不计后果,盲目借贷。 二要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非正规公司发布的“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等虚假宣传广告。 三要一旦发现遭遇“套路贷”,要及时向警方报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要因为害怕,被不法分子裹挟,在“套路贷”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财产损失和不法侵害。 财务公司 颜丽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