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驾驶旅客摆渡车(以下简称“双头摆渡车”),具有前、后两套驾驶系统,在A、B两个方向均可实现驾驶操作,当前、后驾驶位切换时,前后桥能自动完成释放和回正、锁死功能。其设计理念是为了解决机场站坪空间有限,运输车辆行驶空间狭小,不便于车辆调头的问题,并避免车辆在调头或倒车情况下出现安全问题。双头摆渡车目前在国内外机场和航空公司内广泛使用,如澳大利亚悉尼机场、香港机场、祥鹏航空、福州空港和晋江机场等,能有效解决车辆在站坪周转问题。 双头摆渡车在车辆运行、调度、周转等方面颇受好评, 但同时因为多一个驾驶室挤占了车内乘客站立空间,影响了载客能力。普通旅客摆渡车实际载客能力约为110人, 而双头摆渡车仅约为80人,车辆单趟运输能力较弱。目前,结合机场使用需求,厂商已研发出加长版双头摆渡车,车长为14.8米,额定载客人数为134人,实际载客人数能达到110人,有效地解决了其载客能力的短板。目前加长版双头摆渡车已在祥鹏航空、成都机场、绵阳机场等投入使用。 本文结合双头摆渡车在福州空港和晋江机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双头摆渡车在机场的适用性进行总结和简要分析。 【应用案例】福州空港双头摆渡车应用 福州空港于2016年购买并投用了一辆双头摆渡车,目前已运行使用了2年时间。结合机场使用习惯和安全性等要求,福州空港与厂商反复探讨协商,对双头摆渡车设计进行了改良优化,包括取消B向乘客门以增加乘客站立面积、驾驶室门开启改向以保证行驶安全等。 在实际应用中,双头摆渡车行驶至机下接送完旅客后,可直接更换驾驶室原路返回,解决了摆渡车在部分机位调头和绕行的问题。但与传统摆渡车相比,双头摆渡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车辆转弯半径相对于普通摆渡车偏大,普通摆渡车转弯半径小于13.5m,双头摆渡车转弯半径为前14m、后16.5m,其中B 头驾驶时需要更大的转弯半径;二是福州空港使用的标准版车型,实际载客人数70-80人,较普通摆渡车110人,载客能力偏低),使用部门需要根据航班载客人数对车辆进行调配,导致双头摆渡车的使用频率较低;三是在实际行驶过程中,B头驾驶刹车时旅客前倾比较大,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应用案例】晋江机场双头摆渡车应用 晋江机场前往福州空港考察了双头摆渡车运行情况后,自2017年起,先后采购了5辆双头摆渡车。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载客能力之外,双头摆渡车在晋江机场使用优势明显,可以十分顺畅的适用于晋江机场停车区、远机位登机口、远机位的布局。晋江机场远机位登机口和停机位无车辆倒车或调头区域,使用传统摆渡车,无法在远机位登机口和停机位区域就近调头,需要绕行很远方能返回,但是双头摆渡车非常方便地解决了该问题,可在原停车位上,直接换向驾驶,整个流程十分顺畅且节约了摆渡时间。 针对福州空港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晋江机场也总结了解决方案。一是转弯半径过大的问题,晋江机场进出停车区道路弯道本身较大,不受影响。二是B头驾驶刹车问题,尽量空车时在B头驾驶,载客时在A头驾驶,避免B头驾驶时旅客遮挡视线和刹车时前倾问题。 【应用小结】遵循设计理念扬长避短发挥效用 综合两个机场使用情况分析,双头摆渡车在晋江机场的适用性高于福州空港,因此,双头摆渡车的使用,应充分遵循其设计理念,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一是应充分结合机场站坪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机坪道路设计合理,往返线路良好,摆渡车可顺畅绕行的机场,普通摆渡车更加适用,可充分发挥其载客能力强和转弯半径小等优点;而对于站坪道路狭长,无调头区或需绕行较远返回的机场,双头摆渡车能很好地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能耗、效率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是双头摆渡车版本选用问题。目前加长版双头摆渡车已达到普通摆渡车的载客量。机场在选用标准版或加长版双头摆渡车的时候,应同步结合起降飞机的类型、座位数、航班客座率等特点进行选型考虑。对于机型较小,大部分航班旅客数在80人以下或者在110-160人之间的机场,选用标准版双头摆渡车,具有较小的转弯半径,更能保障机坪驾驶安全;而对于比较繁忙的机场,加长版摆渡车会大大提高保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