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海、海鸥、蓝天、白云”式海港的浪漫,万明医生20余年的军旅生涯在福州空港“延续”,在这里,“急救”是另一个生死时速的战场。文/ 元翔福州空港 陈顺亲 2015年底,海军军医万明退役,人还没有离开部队,便已然陷入两难的选择。根据国家政策,服役达20年以上的军官转业,有两种安置方式,一种是计划安置,即由国家分配在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任职;另一种是自主择业,即国家发给退役金,但不包分配,说白了,就是要自己找工作。何去何从?就在万医生左右为难的时候,网上一则福州机场招聘医生的消息让他眼前突然一亮,便欣然前往应聘。一切顺利,春节刚过,他脱下戎装挥别海军军港,便径直来到福州空港,成为了一名机场急救医生。 军舰,大海,海鸥;机群,蓝天,白云。虽然都是医生,但是空港医生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浪漫,与部队卫生队的全科医生相比,这里的医务工作都是以急救为主。旅客出门在外,以突发和急诊病人居多。且机场急救中心条件相对简陋,急救值班压加大,要想在有限的条件下快速高效处理各型急诊病患,就必需补上急救医学这堂课。 虽然在部队曾2度荣立三等功,5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且早已是团职主治级医生,可万医生说:“荣誉只属于过去。到了这里,就当再次入伍空军,由新兵干起,一切从头再来。”他专门买来《急救医学教程》,从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基本功开始,逐项学习,并央求年轻医生为他当“安妮人”一遍又一遍反复操练,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争取早日掌握,他干脆连双休日也不放过,下班回家也把教材带在包里,稍有空闲就一番恶补。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空港医院举行急救操作考核,一套标准流程下来,万医生动作迅速规范流畅,获得医生组第一名。他的进步有目共睹,为此2017年空港医院杨欣主任推荐他为兼任内训师和安全员,负责院内员工和公司职工的急救培训,以及安全管理工作。 20余年的军旅生活,造就了万医生沉着果敢、胆大心细,又稳重干练的性格,兼之他积极负责又乐于助人的秉性,更是一名急救医生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2017年12月20日, 在泰国旅游的周女士突然得到母亲病危的消息,焦虑万分,匆匆乘机赶回大连,途经福州中转时,她又急又累,多年未发作的哮喘病突然发作,胸闷气短。在厦航工作人员陪同下,她来到急救中心作乘机鉴定。万医生立即予以吸氧,仔细检查病情,患者双肺满布哮鸣音,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口唇已现轻度紫绀。万医生认为患者乘机有风险,必须马上赴医院就近治疗。但是周女士由于回乡心切,拒绝离开机场,坚决要求按原定计划,乘1小时后的飞机回大连。无论万医生如何劝说,周女士仍固执己见,且情绪逐渐激动。 万医生不再和她辩论,他知道此时任何语言的登机劝阻,只能加重患者的逆反心理,导致情绪激动,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更大的危机。他决定尽自己的责任和努力,冒险一搏,就地观察治疗,半小时后再决定是否登机。在急救中心的抢救室里,心电监护下,万医生为周女士加大了氧流量,并予以药物治疗,嘱其安静休息,并耐心疏导。在继续观察病情的同时,又让护士通知地勤送来轮椅备用。30分钟后,万医生再次听诊,患者肺部哮鸣音逐渐减轻,心率恢复正常。可以登机了,万医生稍感宽慰,为防止周女士在机上病情反复,他又为她开出方便携带的平喘喷剂备用,并反复交代如何使用和注意事项。 就要登机了,这时坐在轮椅上,一脸焦虑不安的周女士突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索要了万医生的微信号码,并将万医生加入了自己的朋友圈。此刻,她定然感受到了一位机场急救医生的责任担当和真切关怀。 2018年,福州空港公司举行“空港工匠杯”岗位练兵活动,万明凭借突出的急救岗位技能和出色的业务素养,被公司上下纷纷点赞,并荣获“空港工匠”荣誉称号。现在岗位练兵活动已经结束,可是人生何处不练兵呢?从海港到空港,谁不说,正是3年的持续练兵让万医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万明/ 47岁 空港医院医生 入集团:2016年 工匠技:动作规范、连贯利索的急救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