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责任和担当,让这支由21人组成的团队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披荆斩棘,闯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新路,为“翔心”健康体检品牌建设和机场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福州机场地处海陆要冲,所属空港医院紧邻长乐临港工业区,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篷勃发展,各类招工体检、健康体检需求与日俱增。空港医院瞅准这一商机,开拓进取,积极营销,不仅抢占了地区市场化健康体检业务,创建了“翔心”健康体检品牌,而且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提高了机场卫勤保障能力,趟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个中几多艰辛的付出,几多收获的喜悦,耐人寻味。 激活“品牌建设”一池春水 空港医院发展市场化体检业务思路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空港医院就瞄准了健康体检这块“蛋糕”,并向长乐市卫生主管部门提交了资质申请,但由于相关条件不达标,及政策性原因,一直未获得批准。 2017年初,海峡西岸,春潮涌动。政策解冻,福州空港公司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激励营销品牌建设。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品牌营销成为了各部门的热门话题。空港医院乘趁而上,及时上报了酝酿已久的《“翔心”健康体检服务品牌建设方案》,得到了公司的支持。 医院领导亲自上阵,多次前往长乐市卫生局协调相关事宜。相关资质尚未得到审批,医务人员就分头行动,出访漳港镇及周边所有食品从业单位和企业联系客户。没有专业化营销团队,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到临港工业区纺织企业一家接一家进行宣传营销。与此同时,空港医院还派员到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和总院体检中心学习,体检内部流程、人员分工也进行了再调配和优化。 经过二次整改、三次验收,不懈的努力,空港医院终于在2017年9月11日取得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资质,成为福州市第一家取得该资质的非事业医疗机构。 创业艰辛,医务人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他们从细节入手,不断改进服务,塑造良好形象。“翔心”品牌渐渐深入人心,也带来了效益。2018年2月底,医院顺利承揽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近千人体检业务,该单业务产生的收入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体检收入,实现市场化业务开门红。 就在此时,福州机场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二轮扩能建设收关、8级升9级验收,2号急救室也开始启用,各项卫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每天安排在候机楼参加应急救援值班的医务人员是原来的两倍。加之市场化体检业务量激增,人手严重不足,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翔心”品牌驶入快车道 2018年新年伊始,一位老员工的辞职,让终日忙于体检和应急值班连轴转的医护人员陷入了深思:营销体检还应坚持吗? 针对少数人心中的疑问。空港医院领导召集开展新年度营销会议,一方面结合新形势,招聘新员工,重新修订年度营销体检计划,特别是在人员、设备、营销模式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较大调整;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解答及个别谈心,展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释疑解惑,一一解开思想疙瘩,拉直心中问号。困难是暂时的,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医务人员心中豁然开朗,纷纷为营销工作献计献策,新年度一系列措施按品牌建设方案逐步展开。 3月份,新骋入的3名相关资质员工陆续到位,缓解了工作忙乱。 4月份,营销小组积极行动,通过送课上门,以免费给周边企业开展医疗救护常识培训等方式加大营销力度,并借机承揽企业员工体检。 5月份,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借用微信平台,创新推出体检公众号。“体检向导”“健康小讲堂”“医疗小百科”“集赞乐享免费体检套餐”……一系列栏目活动让微友们目不暇接,引发广泛关注。网上体检预约、健康咨询、健康证办理查询等业务同步展开。 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市场化体检业务量出现井喷,6、7月份两个月的业务量接近前5个月的总和。 时机终于成熟,8月份医院引进自动化健康体检数字系统。经连日的安装调试和操作训练,系统于9月中旬正式启用。较之往年各项繁琐的人工操作和各项检查结果汇总,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减少了误差,而且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除了市场化体检,福州空港公司内部职工年度体检也同步进行,每日参检人数达100人次, 是往年的2倍。但是医务人员忙而不乱,体检系统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各科室体检项目有序进行。此外,候检大厅里,自动化视频和人性的语音叫号服务,以及医务人员热情周到的导检诊疗和饮水、食品的发放服务,也给参检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在确保应机场应急救援安全底线和服务投拆红线的基础上,经过一年的积极拓展,现在“翔心”健康体检服务品牌早已蜚声机场内外,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还提高了员工待遇,更新设备,引进了人才。人才和设备的优化又推进机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__ 文/ 元翔福州空港 陈顺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