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兆翔科技/ 彭明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 
各阶段学习方法不同,保持【向上】动力最重要 阔别大学已经两年有余,学生时代的记忆也开始渐渐模糊。大部分学习阶段算得上优秀,却称不上“ 学霸”。所以分享的更多是自己成长经历以及自己所看到的“学霸”。 小学_ 认识学习重要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基本是在农村度过的。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只有奶奶独自一人照顾我。母亲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参加高考,相差几分落榜。记忆中她经常跟我说:“好好读书,以后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上班,不用四处奔波。”这时候的自己,更多的只是知道学好将来才能有更好的机会, 回想起来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中学_ 努力不松懈,做好细节 初中, 从农村到城里,生活的巨大变化, 为了证明自己,一股脑的往前冲,, 学习成绩也算是稳定在年级前列。高中阶段,顺利, 进入了市里最好高中的重点班, 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学业与竞争的压力,也算是第一次见到“学霸”!这个阶段的学习,大家都很努力,学业上的差距,更多的是由于有的人基础更好不偏科,有的人心智高出同龄人愿意付出更多去补短板。当你把所有细节做好,或许清华北大也并非那么遥远。 本科_ 没有升学压力也要保持学习内动力 本科考上一所985 高校。大学中有个“1/3”定律,就是三分之一的人每天认真上课,上自习,考试认真复习;三分之一的人上课也算认真,很少上自习,考前突击;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很少听课,不上自习,徘徊在挂科边缘。在努力的那部分人中,你会看到真正的“学霸”,他们不仅每门课都学的很好,还参加了各种比赛,所付出的努力绝不亚于高中的强度。这个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自我驱动,在没有中学的那种升学压力下,保持学习动力,确实不易。 研究生_研究性学习找到兴趣点提升竞争力 研究生阶段,已经脱离了具体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研究性的学习。导师安排课题,自己阅读论文,提炼出想法, 最终以论文展现自己的研究。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更多是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自己找工作的竞争力。 工作_ 态度决定一切 走上工作岗位后,其实身边还是能看到“学霸”的影子,有的同事一丝不苟的完成工作,主动完成自己任务外的工作。“学霸”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态度,向“学霸”学习,或许在某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 分享人:渔子(财务公司/庄殷满之女,2018 年高考录取复旦大学) 
如何才能与你一笑泯恩仇?我的时间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对于高中的学习,能否自主高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无疑是影响最终学习成果高下的重要因素。与大家分享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时间,又该让时间去向哪里呢? 时间计划_ 勤拟计划,恪于反思,丘壑自存胸间 做好计划是让时间流于有形,流于所想之向的最佳手段。从月计划、周计划,到每天的自习课、晚自习的细化时间安排,再到回家后的晚读内容、周末的复习时间安排,都应该通通记于笔下。诚然,拟订时间计划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有了计划的你会更有方向,更有使命感和学习动力。当然,我们的计划似乎总是赶不上意外的变化,即使这样,我们依然需要做好计划。因为只有有了计划,才有了反思的依据,才能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计划与反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节奏,胸有丘壑,成为时间的主人。 时间分配_ 合理切割时间,零整各有所用 当我们把每一天可用于自习的时间切割为几大几小,结合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安排,学习质量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数学练习思维含量较高,题量较大,放在完整的午休时间或是晚自习时间完成。而记背语文英语课文或单词就可以放在比较零碎的时间,例如早读和大课间等等。 时间顺序_ 先复习还是先作业,千古难题何解 至于是先复习还是先作业,提供一种参考解法――调整并利用碎片时间复习。比如利用下课时间,快速在脑海中复习一遍上一课的内容,既能够在第一时间复习知识点加深印象,又能提高效率,避免占用过多的作业时间。当然,这种做法也很有可能受到各种干扰,比如老师拖堂等等。但多解决一节课的复习问题,总是有多一点的好处,不是吗? 时间个性_ 我知道你睡得很早,可是那又怎样 高三,所有的老师都在一边劝学生早点休息,一边忧心忡忡地布置下了更多的作业,总有一波人状似无意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地让你知道他们回家后都不再读书了,从来都是早早就可以睡觉了。或许真的有人基础扎实又头脑聪明,做事效率高,能够早早完成任务上床睡觉,可是那又怎样?时间是公平的,但又是个人化的。各人情况不同,睡觉早晚自有差异。只要我们能够尽自己所能做到对自己而言的高效,同时把握好自己身体的状况,不要熬得太过,为第二天的效率积蓄好身体的能量,至于具体几点睡觉这件事,就不要在朋辈比较中,成为心头重负了。 毕竟,你的时间和你,可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分享人:机场建设/ 小恺妈(小恺,2018 年高考录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他不是学霸 “学霸”头衔有点高,小恺只是学习有目标,一个向着目标努力的学生。从家长的角度总结几点小经验,供大家参考。 发现兴趣,培养兴趣,快乐童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现、培养兴趣,让孩子有个愉快的童年。小恺从小比较瘦小(虽然现在已长成180CM),小时候偶然发现了小恺对彩页特别喜欢,我们就买了幼儿画报边读边教,孩子接收知识能力越来越快,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已经识字3000 个,可以自己看题写作业了,不仅孩子自己学习写作业快,父母也省心。 不给压力,鼓励﹢目标 小恺从小到大的学习都只是在中上水平,并不是很突出的成绩,给孩子的学习目标是保持在第一梯队里,学习基础扎实,后续有冲劲。与他一起分析学习情况,保持优势学科以增强学习自信心;劣势学科找出薄弱点,对错题不放过,每个学科都要有一本错题本,多写多练。所谓“粗心”犯下的错,归根结底还是知识基础点不够扎实。鼓励孩子跟学校课任老师积极互动,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导是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起学习,一起互动 家里的电视机几乎成了摆设,书柜从房间搬到客厅,方便了全家人阅读。周未家里人就在一起玩运动类游戏,放松身心。市图书馆是小恺常去的地方,周未或考试前小恺都会约上同学一起去。在安静的环境里,能全心投入学习中。 关于手机,强行严管不如沟通疏导 智能手机对青春期的孩子的诱惑很大,小恺一样着迷,试过严管效果并不好。从初一年开始,我们和小恺约法三章,约定一周看手机的总时间数,什么时候看可以自己定,但不能超过总时间数。这个约定还签字留了字据,有个仪式感,孩子也认真对待了。 高三年的陪伴 到了高三,基本不再催促孩子的学习了,学校已经绷得很紧,只要跟紧学校的步骤即可。高考前最后几次的模拟考试,很多孩子成绩起伏波动很大都是正常的,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心态波动影响了成绩,作为家长就是陪伴,不要让孩子太早绷得太紧,做到松紧有度,分析成绩的起伏,做好后勤保障,一起看书,陪伴完成高考,完成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