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浅谈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的安检模式(下)
发布时间:2018-08-13
 

确定机场行李处理系统安检模式的因素    

综合上一期的分析,在确定行李处理系统安检模式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安检机类型和安装位置,是采用安装在值机柜台的双通道安检机还是采用安装在主带的集中安检机;二是安检的级别,是采用五级安检还是三级安检;三是是否需要配备CT机进行检查。

安检机类型和安装位置

此方面的因素主要影响候机楼公共区域面积、行李托运效率和可疑行李开包时机等。双通道安检和集中安检的主要区别如下:

可疑行李开包。双通道安检直接在柜台处进行安检,由于旅客尚未离开柜台,一旦行李可疑,能十分方便的请旅客一起配合开包;集中安检时,托运行李值机后到达集中安检机尚需一段时间,旅客已离开值机柜台,若行李需要开包检查,只能通过广播或在旅客安检处甚至登机口出截留旅客,对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要求较高。此外,由于开包的时间不同,不同安检机对开包间的设置要求也不同。双通道安检由于旅客还在旁边,可以设置值机岛现场开包(如厦门机场T3 航站楼)或在值机岛旁边设置集中开包间(如厦门机场T4航站楼);而集中安检模式则通常应在拦截旅客处设置开包间,如旅客安检处附近,甚至在隔离区(如登机口)也应设置开包间。

对候机楼空间影响。双通道安检机由于多台安检机及输送机占用面积较大,且位于公共区域, 因此会降低机场候机楼空间的利用效率,如缩小候机楼商业面积等;而集中安检模式无须在候机楼公共区域设置安检设备,占地较少,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对判读工作的影响。双通道安检模式中,扫描行李获取的图像完全依靠人工判读,判读的工作量较大且判读质量和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判读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而集中安检模式由于系统能进行自动判别,从而使需要进行人工判读的行李数量减少,降低判读人员的工作强度。

故障影响范围。双通道安检模式中,每个安检机负责两个通道的行李安检,一旦发生故障,其影响范围仅限于两个值机柜台,对整个值机岛的值机效率的影响有限;但集中安检在一个甚至二个值机岛配置一台安检机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故障,其负责的值机岛将陷于瘫痪,因此,需要在行李系统的流程中针对这点考虑备份冗余设计,如此便会增加一些投资。

安检的级别

所谓三级或五级安检只是人为的将安检级别进行划分,民航对行李系统并没有强制的规定需要达到何种级别。五级安检模式对行李处理系统的构型影响较大,增加了其复杂程度,要求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安装难度较大, 对候机楼空间要求很高,对机房装修和环境要求要求高;配套的输送设备增加了行李系统的投资;投资和维护费用高。五级安检模式在欧美机场应用较多,在国内仅首都机场T3和白云机场使用。

总之,行李处理系统安检模式对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的功能、效率和投资等影响较大。机场行李处理系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各机场设计、投资、运营管理的理念不同,因此在进行行李处理系统选型时,所选择的行李安检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对行李系统的安检模式进行粗浅分析,并对几个影响安检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涉及具体行李处理系统项目的安检模式时,应对机场进行充分调研,熟悉机场的运营管理模式,了解机场对项目投资的控制以及对后续维修维护的要求,并结合行李系统潜在供应商技术发展和国内外同规模档次机场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选出最适合的行李处理系统安检模式。    元翔集团 谢本武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