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机场货站考察启示 ■元翔货站 王华真 近日,元翔货站相关工作人员参观考察了深圳国内货站、深圳国际货站、香港国泰货站和香港空运货站,虽然上述货站在体量和规模上远超元翔货站,但其在仓库布局、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对目前的元翔货站及未来新货站、新机场的建设能够带来很多借鉴,以下是本次考察所带来的一起启发: 填海建设 防范未然 深圳机场国内货站系填海后于2013 年11 月建成投入使用的,目前地基下沉严重,货站大楼、仓库墙面均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到处可见修补施工,为此深圳机场还专门设立人员时时进行监控。翔安新机场也涉及填海建设,相关地基沉降等问题应提早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后续运营之后产生不良影响。 增设货站 提高营收 香港机场管理局为保持货站的良性竞争,分别于年处理量150 万吨时、500 万吨时、800 万吨时三个节点有序地增加货站特许经营权的审批。目前香港共有AAT(亚洲航空货站)、CPCT(国泰航空货站)和HACTL(香港空运货站)三家货站在运营。有序、合理地增设货站可以避免过度市场竞争,保持合理的营收。 绿色环保 节约资源 绿色、节能、环保是未来发展的主题,深圳机场候机楼和货站库区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太阳光,极大地减少了白天照明需要。未来新机场和货站建设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白天照明需求。香港空运货站在建设之初就在每个码头都设有排气设备,将货车排放的尾气时时排出,保证人员的健康。节能减排、环保和资源回收利用是衡量货站运行能力的一个方面,未来新货站码头的车辆尾气处理、生产保障设备、物料使用、废料处理等方面应提前做好规划部署。 优化流程 完善保障 香港机场作为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坪资源紧张,为缩短航班保障及停场时间,其将出港待装货物在飞机落地保障完毕后分别放置于飞机的左、右侧和尾部,避免货物一趟装完之后再拉第二趟,有效地节约飞机作业保障时间。 人口老龄化 提前应对 香港两货站受香港人口老龄化影响,库内工作人员普遍年纪较大(超50 岁),女性司机、女性搬运工随处可见。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未来在人员聘用方面可适当放宽搬运工招聘的年龄和性别限制,设立长期服务奖,发挥老员工的经验和传帮带作用,解决招工难和人员稳定性问题。 技术驱动 提升效率 考虑到电子货运发展趋势、货物状态时时追踪及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均设有自己的货物操作系统等,货站未来货运系统要考虑能与各航空公司的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导入、互通,避免重复入仓货物的信息录入,提升效率和操作时间,也可以有效缩短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周期。 功能布局 合理规划 在立足货物进出港流程设计的基础上,货站车场应区分私家车与货车,避免私家车占用码头资源,考虑到未来货车越来越大的可能性,码头纵深应超过20 米;货站托盘的购置应结合使用立体货架的可能性采购三边包围的托盘框,防止货物上货架时跌落,同时购置理货架、设立ULD 存储区、设备维修和充电区。库内废膜借鉴香港货站的做法进行压缩处理,节省存储空间。未来新货站的库区与行政楼应分开建设以便降低行政楼的消防和安保要求,方便出租。 目前,元翔货站入库货代、报关行等相关作业人员将近300人,未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入库人员还将逐步增加,库区管理压力大。未来货站出港仓库设计应考虑将主库和货代自打板区分开,避免货代人员进入主库,降低主库空防管理压力。 未来,新货站的库区功能设置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合厦门本地货源情况,除了设立危险品库、活动物库、贵重物品库、鲜活易腐库、恒温库、冷冻冷藏库、超大超限处理区、邮件快件库等常规库外,还应当充分考虑进口食用水生动物、肉类、冰鲜水产品、粮食、水果、种苗指定口岸资质申请的软硬件需要,提前争取获得该资质,丰富货站服务产品,避免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错失良机。 拓展市场 强化公信力 考虑到行业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货站应积极筹划, 争取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EIVPharma 标准认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地面运行安全审计ISAGO(IATA Safety Audit forGround Operations)注册认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地面运行手册IGOM 认证(IATA GroundOperations Manual)等行业权威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