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LINE:航班准点是一个长期困扰机场的艰深命题,福州空港运行指挥中心分秒必争,拓宽空中大道、提升地面效率,从陆空两个维度创新航班放行策略机制 文 | 元翔福州空港 张健 自2015 年民航局提出“三个底线”起,元翔福州空港一直以“坚守服务底线”为行动标准,提升旅客服务体验。航班准点不仅可以增强旅客的出行体验,提高服务满意度,也可以减低民航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确保运行保障安全。但是,福州机场航班放行率却一直不理想,运行指挥中心作为机场的信息管理中心和航班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当仁不让的承担起提升机场放行率,提高整个机场服务保障质量这个重要责任。 专业领路 拓空中大道 每天的中午11 点至下午1点、下午5 点至晚上8 点,是福州机场航班的高峰时段,航班放行的统筹协调工作异常繁忙,指挥员们常常忙得忘了吃饭。“没事,等这个航班放行正常了,我就去吃饭”渐渐地成为了入驻外场空管的指挥员的一句口头禅,对他们来说,原本理所当然的到点吃饭变成了一种奢望,但他们无怨无悔,“航班没放出去,我吃饭也不安心啊。” 福州机场处于我国沿海地区南北空中通道的繁忙区域,空域限制多,使用率高。运行指挥中心借助机场、空管与空军的联席会议平台,通过对本场进出港航班高峰时段的分析,协调错峰运行,减少在航班密集时段的空域限制。在航班出港起飞时间全部采用CDM 系统计算发布后,与厦门空管、福建空管和南昌空管进行深入沟通,多次派技术骨干入驻,以系统计算为基础,实时根据航班地面保障情况统筹协调航班放行时刻,减少起飞时间虚占,充分利用起飞间隔,提高航班放行效率。 运行指挥中心在充分用好用足现有空域资源的同时,还开辟新的航班放行空域使用方式。在局部空域繁忙的情况下,就像城市里的早晚高峰一样,空中的干道也难以挤下更多的航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多的虚占时刻可供利用。指挥员们在研究航路布局和空管发布的各类限制条件后发现,福州机场向西飞行的航班主要受限的空域在厦门高空管制区区段,而临近的南昌中低空管制区的空域则较为通畅,出现了类似于主干道中某一段主路拥堵严重,而辅路交通较为顺畅的情况。能否另辟蹊径,通过让飞机多走中低空的辅路,避开高空区域主干道的拥堵路段后再进入主干道呢?指挥员们对航路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福州机场航班中低空放行的方案得到了相关空管单位的认可和支持,有效提高了飞往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区域的航班正常放行水平。 苦练内功 提地面效率 实现航班正常放行,需要地面保障效率的有力支撑。特别对于空中限制变化引起的航班起飞时刻临时跳变,以及延误航班协调空管提前起飞或中低空放行等情况,每一次的起飞时刻错过,都会产生一个放行不正常航班,并对后序航班的正常放行造成连锁反应。为此,运行指挥中心多次与基地航空、地面代理和保障单位进行协商,通过摆数据、谈利弊的方式,最终解除了各方的忧虑,将各方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最大的统一,最终明确采用延误1 小时内航班按正点时刻保障的策略,并通过建立以CDM席位指挥员为一级调度的临时跳变通报协同机制的作用,基本消除短时延误航班因赶不上跳变和不正常航班无法按协调时刻起飞的时刻浪费现象。 技术创新 优精细管理 随着各项协调事项细化程度的增加,对运行指挥中心掌握航班保障情况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挥员们不得不频繁地监控和询问大量的数据,既不能提高协调的工作质量,也给保障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扰。为此,运行指挥中心会同兆翔科技福州分公司,对多机场指挥系统进行改进,通过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协调与保障流程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开展的“对空协调,对地提效”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便利,为航班的统筹放行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望未来 更信心满满 据统计,截至2017 年9 月,元翔福州空港今年共提前放飞短时延误航班1327 班,成功实施中低空放行735 班,利用优化航路及虚占时刻等方式增加航班正点1193 班,平均提升机场放行率达9.4 个百分点,一举扭转了2016 年福州机场因航班放行正常率低而被民航局限制新增加班、包机达3 个月的不力局面,今年有效保持航班增量不受限。 提升机场放行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年度,运行指挥中心将以“扩空中天路,提地面效率,搭共建平台,建常态机制”为工作思路,总结积累航班放行成功经验,助推形成常态机制。 酷团队 COOL TEAM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以“严谨、高效、自尊、自信”为信念,默默无闻的管控着整个机场航班运行。他们年轻,朝气蓬勃,富于创新;他们不畏艰难,敢于承担;他们团结一心,协调一致;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 运行指挥中心指挥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