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LINE:与时间赛跑,仅用4 个月完成机场跑道大修,他们温柔了城市一隅的夜;一份专注,淬炼出工匠的品质,一捧月光,致敬翔业最美“夜忙人” 文 | 兆翔机场建设 闫淼 2017 年,厦门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场建设公司作为会晤筹备单位,飞行区项目部肩负起跑道整修、T3 服务道改造、T4 站坪东侧蓄车场、飞行区部分围界设施强化及土面区绿化和道肩填土六大建设任务。厦门机场作为全国单跑道最繁忙的机场,施工难度不言而喻,任务繁重、工期紧张,运行安全保障压力巨大,各工序相互交叉同时进行,对施工组织、资源投入都有着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大雨突袭 越夜越忙碌 4 月24 日,如往常一样,零点十分关闭机场,各项工作陆续准备完毕,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在停航后大干一场。在延绵3400 米的跑道上,铣刨机、载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轰鸣声不断,施工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凌晨3 点,天不作美,突降大雨,数分钟内达到了大雨级别。飞行区项目部现场值班人员立即启动施工降雨应急预案,联合现场相关单位商议决策,立刻暂停施工并组织人员对现场积水进行处理,同时对当天的跑道摊铺情况做了细致的记录。 越来越大的降雨,加快了撤场和现场清扫工作的步伐,项目部人员冒雨对车辆、人员的经过路线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清捡和巡查,全方位的排查安全风险,避免遗漏,为了及时处理现场突发情况,时刻保持搅拌站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强受降雨部位的观测,人员随时待命。大雨过后的第二天,立即组织人员对受降雨影响的区域全部铣刨并重新摊铺,至此,整个跑道整修期间最大的风险处理完成。 夜黑心不盲 责任肩上扛 50 米,150 米再到220 米,在满足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每天的跑道加盖进度。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于不留安全隐患、跟时间赛跑,伴着夜色,在有限的几小时内必须完成切槽埋管、铣刨、清扫、喷洒粘层油、沥青摊铺、碾压、标志线恢复等诸多工序,并且还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让道面冷却以满足适航要求,施工时间上的短板,只能通过增加作业面、施工机具和人力来弥补。夜间施工,要与疲劳困倦作斗争,凌晨5 点,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咬着牙坚持,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抱怨。施工结束撤场时要做到干净利落,绝对不能遗落任何施工物料在现场,影响飞行安全。 “质量安全是民航机场工程的生命,该工程工期紧,工序多,我们生怕忙中出错,一分钟也不敢松懈。”早在施工之前,参与跑道整修的单位就组织跑道整修应急演练。施工过程中,各方都没有掉以轻心,时刻将质量放在工程的首位。施工过程全面控制沥青摊铺温度、粘层油撒布、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及碾压的变数以及撤场时的温度,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遇到问题及时联合监理、施工立即整改。第二天对前一天的摊铺进行检测,包括钻芯取样、压实度、渗水、纹理深度、厚度等,层层把关。 汗水融入道面 青春建功跑道 跑道整修前,要对机场现道面进行检测,及时解决道面病害,同时开展大量前期方案论证和实验研究工作,从原材料和加铺结构两个层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成果。为保证工程质量,飞行区项目部提出要改善道面路用性能,要求施工单位通过实验,优化、调整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新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结构上,优化道面厚度,采取骨架密实性结构,最大限度增强道面承载能力;材料上,选择各项性能较好的原材料,在混合料中加入抗车辙剂、高模量剂,从而提高道面的各项性能。 2017 年6 月24 日清晨,厦门高崎机场跑道整修工程竣工。回顾施工的四个月,飞行区项目部的参与者难掩心中的激动与__兴奋,“厦门高崎机场跑道整修工程是一项重要且特殊的项目,既要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和重要会议保障的需求,又要确保在新机场投用前机场跑道的运行安全。” 跑道整修工程是机场建设公司成立以来代建的最大跑道整修类工程,不仅检验了机场建设公司与各个团队的协同配合能力,而且提升了自身施工管理水平和经验。他们兢兢业业,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他们精益求精,用执着追上灵魂的脚步。 酷团队 COOL TEAM 兆翔机场建设飞行区项目部作为机场建设主要的四个工程部门之一。“厦门会晤”前承担了跑道整修工程、服务道改造工程等多项的建设任务,之后马不停蹄的转入了厦门新机场的前期工作。项目团队年轻化,富有朝气和拼搏精神,在即将到来的新机场建设中谱写青春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