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厦门讯(通讯员 姚凤玲 李晓丹 方玉蓉)为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处理量,厦门兆翔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机场项目部、五通码头项目部、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部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成立垃圾分类管理小组,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合理的方案,按一定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搬运,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通过各项措施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 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兆翔物业公司加强对员工培训,做好对垃圾分类的引导工作,培训内容包括识别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四种颜色类别、各类别包含的内容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鼓励员工从自身做起,进而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倡导工作,使旅客、商家及工作人员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说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旅客、商家及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旅客、商家及工作人员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使旅客、商家及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从设立垃圾分类设施出发,协助业主方增加分类垃圾桶配备,以满足旅客的需要。管理小组组织保洁员对现有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提示标语进行重新完善并更换,并且对每个垃圾桶进行建档编号,让旅客能够正确的投放垃圾。当发现旅客垃圾分类意识模糊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引导。 按照市政府、社区的统一安排从2017年5 月开始,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部开始着手准备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在文化艺术中心各路口的主要位置设立了宣传栏、分类垃圾桶及摆放指引牌。同时业主方资产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思明环卫和育秀社区居委会咨询关于垃圾分类的细节。6 月份资产管理中心购置了90 组的垃圾分类桶、16 个的垃圾中转桶,并且于7 月中旬在艺术中心公共区域投入使用。为了响应政府垃圾分类的号召,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部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以带动各个项目内各个场馆及店家把相应的分类垃圾桶准备到位并投入使用。 改善垃圾储运形式 保洁员在清运垃圾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分类装载,按照垃圾类别分别统一堆放在指定位置,方便后续进行垃圾清运,避免把分类好的垃圾混在一起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垃圾的回收率。 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对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的厦门来说,垃圾分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兆翔物业公司领导、各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管理小组从行动入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从而投入到建设和谐、美丽厦门的大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