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机场 我的理想国 一生专注一岗,一生奉献一职,一生聚焦一技,抱着一份执着去努力追求,凭着一份信念去顽强坚守,带着一份感恩去默默奉献,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重复的事情做出新意,这正是总工办的魅力所在。他们尚德尚学尚行,他们正用匠心建筑着心中的理想之国。 文 | 兆翔机场建设 闫淼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一名真正的工匠,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能够耐下性子,沉下心来,以能工巧匠的心思,对产品精雕细琢,始终保持进取韧劲儿,匠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创造性的构思,匠心需要的是独具一格,与众不同,不断激发创新灵感,并从创新实践中锤炼过硬的本领。 精诚 精业 精益求精 成为一个优秀的机场建设人,并非易事,非一日可成,须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培养锻炼,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 总工办,作为机场建设公司的“匠星”,他们敬业勤勉,技艺精湛;他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坚守工匠之心,传承鲁班技艺,以“工匠精神”鞭策自己,努力追求“德技双馨”的大美。在新机场设计阶段,针对航站区各单体的性质用途,反复研究设计成果,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时刻把工程的可靠性放在首位,一遍又一遍的优化系统配置,降低投资,把科技智能、绿色环保的供电理念融入其中。“小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便是一种成功”,“匠星”们不放过设计中的任何一点问题,对航站楼、GTC 等重要建筑的给排水、雨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系统、各单位的实际使用需求和旅客的感受、安全负责。航空安全无小事,就是这样一板一眼、一步一印的务实的工作作风才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内涵,不畏惧、敢幻想的、某种近乎偏执的钻研情结,正因为有如此偏执的精神支撑,总工办团队才能从不懂进化到熟知,从外行成长为专业。 匠心继承 科学严谨 技艺的传承是学习、积累、再传授的过程,在机场建设,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更多的是在一线的摸爬滚打。在技术与服务能够被迅速复制的今天,关注细节并高人一筹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也可以在同行业竖起质量标杆。截止目前,总工办自成立以来,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属于翔业机场建设人的“工匠精神”,一份份报告、一个个课题研究成果纷纷出炉,包括《厦门新机场新运行模式与功能中心设置研究》《厦门新机场道面结构专题研究》《新机场气体灭火系统研究》《候机楼内办公室的空气质量改进措施》及《门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研究》等在内的近50 篇研究成果,同时还配合平行部门,参与项目投标文件、工程质量巡查等,主持《福建兆翔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试行)》等技术文件的编写,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让大家“理解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为新机场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精品、样板、平安、廉洁四个维度,是高标准、严要求、逻辑严密的体系,四个维度缺一不可、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我们深知,要实现“四个工程”的总目标,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更离不开自强不息的“工匠精神”。 技艺 专注 传承 工匠精神的另一个特质,是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满足。学习是踏实工作的前提,忙碌的工作更需要反复“充电”。工作中的学习充满困难,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关注点和落脚点的变化,而且往往需要在有限资源有限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匠星们常说“掌握了技术才算是掌握了生产力,才能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热爱本职,能沉得下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核对图纸、优化方案,一生专注一岗,一生奉献一职,一生聚焦一技,抱着一份执着去努力追求,凭着一份信念去顽强坚守,带着一份感恩去默默奉献,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重复的事情做出新意,这正是总工办的魅力所在。平凡的人物,不平凡的团队,从容独立、踏实务实,精致精细,执着专一,他们尚德尚学尚行,在平凡的工作中却孕育出别样的精彩。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我们需要这样的榜样,我们需要这样的机场建设“工匠”,我们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