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安全 用微笑迎送旅客 因为一份责任、执着和使命,围界班组的每一位成员每天都在用脚步丈量着安全,守卫机场的第一道防线,将他们最美好的微笑和最标准的敬礼送给千千万万过往旅客。他们坚持做着各种人们认为的微小细节的事,他们不是工匠,却日复一日守护着这样的精神。 文 | 元翔厦门空港 刘新万 徒步清场 明察秋毫 围界班组每天航前必须徒步对所有围界进行清场,最长的一个人要负责1600 多米的围界查看,大约耗时1 个多小时。他们不仅要查看围界每一块网片是否有损坏、移位,还要测试围界每个防区电子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包括智能和振动报警。围界报警大约每80 米划分一个防区,他们不仅要测试报警灵敏情况还有检查防区的灯光和蜂鸣器是否正常,每测试一个防区都要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围界监控室,以便做好统计并上报分部值班做好记录。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每天他们每个人大约要测试30 多个防区,检查800 多片网片,200 多盏探照灯和30 几个喇叭,并且还要检查和处置上百次的报警情况,但他们不厌其烦地重复工作,因为他们有激情,有责任。清场之后,围界的小伙们在值班的统一调配下各自开展巡逻工作,对巡逻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置,并向相关岗位通报信息。同时对围界外围观看飞机起降的人员及时进行劝离,如果出现围界报警情况,就近岗位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进行处置,并根据现场实际报警情况报分部是否启动防入侵处置预案。每天处置人员靠近、大风暴雨以及系统自身等因素造成报警情况大约上百次。 严寒酷暑 风雨无阻 作为一线最前沿岗位,围界小伙子都是风里来雨里去,他们没有叫苦叫累,仍然是风雨无阻地守卫围界的安全。夏天飞行区的温度最高可以达到五六十度,个个晒得黝黑,脚板经常被热的焐出水泡,但他们并没有因为热而降低工作质量和标准,仍然一如既往。台风是厦门的“常客”,对它既是欢迎又是害怕,喜欢它是由于能够给我们带来数天的凉爽。害怕是因为它不近人情,带给我们威胁,不仅是对围界造成损坏,还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去年9.14 台风就是一次见证。还有一个危险就是巡逻道偶尔有蛇入侵,这可是小伙们最怕的,别说碰到,一说到都会毛骨悚然,尤其是新员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大家也慢慢适应了,尤其是岗位上有配备一些药品,也经常联系相关部门及时除草,逐步解除了大伙的心理阴影。 温度虽高 海风如刀 厦门还有一特色就是:“二月海风似尖刀”,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想象不到的,有时虽然天气预报报到的温度不低,但飞行区四周都是海,每次刮起海风,那可是像尖刀一样可以刺透衣裤的,有些来自北方的小伙说厦门10度比北方零下10度还冷。的确不夸张,海风带着湿气在冬天的确冻,尤其是在没有任何遮挡的飞行区,围界的小伙们就靠骑自行车不间断巡逻来取暖,真是苦中有乐。 举手之劳 震撼无比 2002 年,围界巡逻班组第一个在全国机场内首个推出对进出港飞机的“敬礼迎送”服务,在跑道几代人的发扬下传承至今,形成了独特的优秀文化传统。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寒酷暑,无论是暴雨淋淋还是冷风瑟瑟,都会看到跑道护卫员执着的身影,守卫着整个飞行区围界的安全;3400 米的跑道,没有领导的时刻监督,看不到旅客的赞赏,但他们仍然坚持对每一架进出港飞机进行“敬礼迎送”,不为鲜花和掌声,用自己朴实的行动默默地履行着岗位职责。2010 年,一位到中新学院讲课的韩国资深教授,深夜航班到达机场时看到这一小小的举动,让他震撼和感动,他在与集团董事长的交谈和讲课交流中对此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虽然是一个举手之劳的动作,但在偏僻的深夜能够持之以恒,这就说明是长期打造出来的良好养成和习惯,是一种素质,而不是形式。因为一份责任、执着和使命,即使工作环境艰苦,围界班组的每一位成员每天都在用脚步丈量着安全,守卫机场的第一道防线。夏天烈日炙烤,冬天冷风刺骨,还时常要忍受飞机起降巨大的噪音,但他们始终一如既往地守护这9 千多米责任田的安宁,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还将他们最美好的微笑和最标准的敬礼送给千千万万过往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