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谱写航空枢纽新篇章 本报福州讯(通讯员 李拯)6 月23 日,在福州空港通航20 周年之际,知名媒体《新京报》与腾讯合作的网络直播走进福州空港“探秘”,带领网友们领略福州空港“风华正茂”的魅力。自1997 年6 月23 日通航之日起,福州空港已经走过整整20 个年头。20 年来,福州空港在航线布局、运营管理、服务体系上不断探索创新,保持了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注入活力焕发新生 福州空港能取得如今的发展成绩,“重组”是一个关键词。2003 年3 月,集团以承担全部债务的方式对当时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进行重组。总投资27.6 亿元、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108% 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经集团重组改制3 年后,就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5 年首次实现赢利595 万元。当年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1.2% 的正常水平。业内评价福州空港是“国内首个经商业化重组获得成功的机场” 。 这样的成功,与集团在重组福州空港后建立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密不可分。重组前福州空港的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存在产权模糊、政企不分、机关庞大、效率不高等弊病;重组后,公司建立了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全按企业经营管理。 人事和用工制度方面,福州空港积极推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和干部招聘制,并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原则以岗定编,实现了机构和人员的大幅精简,中层干部、科级干部都需要竞争上岗;薪酬制度方面,福州空港根据岗位责任、风险、贡献等因素以岗位和绩效等定薪,建立了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格局。经营运作上,福州空港推行全员营销,使空港航线营销、商务贵宾营销、商业面积招租、特许经营权转让等业绩显著成长。福州空港在充分评估后,对下属单位下达了既相对较高、又有可行性的经营利润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并辅以严格的奖惩措施,从而充分调动了下属单位与员工的积极性。在这一系列软件的有力激活下,到2005 年,福州空港成功扭亏为盈,资产负债率从重组初期的77% 降至2005 年末的51.2%。 布局国际航线网络稳步推进扩能工程 今年2 月,福州空港开通福州—纽约航线,这是福建首条直飞美国的洲际航线,福州成为继北、上、广之后,我国第四个可直飞纽约的内地城市。接下来洲际航线还将迎来新的成员,7 月3 日福州空港将开通福州直飞莫斯科的定期航线,福州空港的航线网络首次直达欧洲。此外,福州空港还将开通另外5 条包机国际航线,分别为飞往芽庄、金边、美娜多、开罗/ 阿斯旺、清迈。73 个航点,106 条航线,34 家国内外航空公司,现在的福州空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从1997 年通航至今,福州空港经历了多次扩能改造,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旅客提供越来越便捷、舒心的服务。2012 年11 月,福州空港第一轮扩能建设候机楼改造工程竣工,候机楼面积扩大近万平方米,旅客年吞吐能力达1300 万人次。 如今,福州空港二轮扩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总投资19.6 亿元的二轮扩能工程,主要分为航站楼与飞行区两部分,完工后,福州空港将实现满足2500 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需求。据了解,航站楼工程已顺利封顶,计划今年7 月完成国内远机位新候机厅改造,12 月底完成主楼北扩大厅改造装修。飞行区工程基本完工,南、北两个站坪,共计26 个机位均已投入使用,给航空公司投放更多运力、开辟更优质航线提供了保障。 同时,备受瞩目的福州空港二期规划拟计划新建T2 航站楼和第二跑道,目前,福州空港方面正在配合省市政府协调军方推动军地协议签订,开展交通枢纽等关联项目研究,有序实施二期工程填海项目,为项目尽早获批提供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