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期从事一个职业,久而久之会不知不觉的把一些职业习惯带进自己的生活中,这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意向不到的“欢乐”,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身边的那些“职业病”都有啥“症状”吧! 一般症状 ● 作为一名监护员,常年的工作作风让我养成了一些”职业病”: 每次上街跟同事出去玩的时候,一旦有两个人一起走就老想着两个人的脚步保持同步,三个走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的走到队伍的最前方或者最后方,组成整齐的一列——单人成样,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元翔厦门空港 黄彪) ● 在公司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晚会演出后,现在出门参加各种晚会演出或是在家里看电视节目,我都会不自觉地特别关注舞台舞美的设计特色,灯光、音响与节目结合的演出效果,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衔接流畅度等等,看到舞美、灯光有“亮点”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微信小视频录下来,看到好的化妆效果就询问化妆师的电话,好像这一切都已形成了一种“职业病”。(元翔福州空港 柯翔) ● 作为一名值机工作人员,值机柜台前的区域就是我的“根据地”,为了让旅客保持良好的排队秩序,往往需要用到许多隔离带进行“排兵布阵”,有时摆成“直形通道”,有时又摆成“蛇形通道”。为了使隔离带保持整齐划一,需要不时地对隔离带进行调整,久而久之,居然养成了“隔离带强迫症”!看见超市、银行、医院等地方摆放得不规范的隔离带都情不自禁地想把它“扶正”,有一次居然还被当成医院的“志愿者”……(元翔福州空港 罗玲) ● 做财务久了,对数字的敏感突飞猛进,看所有的表格账单第一反应是像财报一样做个分析比较。看到账单就想记成原始凭证,然后再生成记账凭证和账簿,过程自动化形成。每个月家里的所有开销用分录的方式记下来,每笔钱怎么花精打细算,明细也需要尽可能地详尽。出去吃饭买东西,不拿发票总想着这简直是给老板偷税漏税的机会,和朋友逛街的时候看着商店都会不自觉地想想他们真的都好好交税了吗?(元翔海岸 蔡柳青) 疑难杂症 ● 从事安检工作三年多,有一次在医院门口,只见一位先生把打火机拿出,我就立马说了一句“先生打火机、火柴不允许带进来”。说完才发现好尴尬呀…(元翔厦门空港 马子粟) ● 我现在一接电话都是:请讲!双方沉默两秒电话那头就是一阵狂笑,就连大街上看到人家拉着大行李箱,第一反应是“托运”……我也是醉了。(元翔厦门空港 李温妮) ● 做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报价及质控,至今逛女鞋店都还因为找鞋尖对角线,抠鞋跟被店员投来无数次探究的眼神,也因为我频繁的讨论这颗扣子、这条拉链大概值多少钱导致同伴只愿意跟我在淘宝见。(武夷山花园酒店 苏文怡) ● 自打从事冷链食材采购工作以来,在外就餐的时候各种“职业病”就来了。有时候会因为这个职业病有点意外之喜:例如有次跟朋友一起去吃日料,碰到非常新鲜的食材,不由自主地从“鲜度”、“纹理”、“油脂分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夸赞,餐厅老板听闻如此专业的评价,大喜,豪气赠送两份美味三文鱼,接下馈赠之时心中窃喜。但大部分时候,还是会因为在餐桌上发出“这不是咱家冷库存储的食品”、“断链食材的微生物水平、品质和营养都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这东西不能吃”之类的OS,惨遭白眼嫌弃或是众吃货们的声讨。(万翔冷链 卓陈婷) ● 财务人员还是一问三不知的“傻X”,由于保密规定,财务人员在办公室里看到的材料、数据,出了办公室就得忘记,经常有些“好奇”的宝宝,就经常问这问那,但是我们却只能嘻嘻哈哈的岔开话题,跟什么也不懂似的。(元翔海岸 林丽新) 病入膏肓 ● 做审计时间长了, 养成了“怀疑”的职业习惯:某日去大润发买热带鱼及气泡石, 鱼缸上按照不同热带鱼品种手工标注价格,气泡石则不标价。由于热带鱼品种较多,即使同品种热带鱼大小不同价格也有不同档位。超市销售员在出单时,手工在出票机上输入数量及单价,贴于包装表面供扫码结算。但打出的销售小票上却不区分鱼种以及气泡石,统一为热带鱼。根据观察,销售员也没有进行台账记录,因此怀疑超市实际结存各品种热带鱼数量和系统数据无法对应,会出现系统数量和实际结存数量不符的情况且由于业务流程未恰当记录,难以追查。由于热带鱼本身有一定损耗率,以超市现有的控制手段,若有员工私下盗卖热带鱼,作为损耗上报亦无从查证,内控手段实际有效性存疑。(集团公司 施继纲) ● 在运行指挥中心工作两年,做的最多的工作之一就是接打各种电话,而只要拿起电话,第一句话必然是“你好,指挥室,请讲……”,这项工作造成了我经常接起自己的手机也脱口而出:“你好指挥室……”最尴尬一件事是外出旅游住酒店,想找前台要个吹风机,拨通电话,对方:“您好,前台。”我想也没想:“你好,指挥室!”对面愣了好久:“您……您是哪里指挥室?”我:“……”(元翔福州空港 赵舒宁) ● HR 做久了,现在真的听到数字就习惯性的推导别人薪资...;春节的某天,家门铃响起,跑去接:您好! XXX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铃”:……俺找俺三表姑,她在吗?(集团公司 叫兽) 放弃治疗 ● 作为一名见习ATC, 行业中的术语却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有次一家三口逛街购物东西遗落车中,我家先生返回取物,我与菇凉继续东看西逛,不料走过约定地点,匆忙折回,看到马路对面四处张望的先生,车来车去,怕他朝相反方向走去,立即去电,张口就说“我在你一点钟方位”,曾经的“军哥哥”秒懂,见面还不忘调侃我几句。还有一次出差住酒店,服务员问我几号房间,脱口而出竟是“四幺拐”,害的服务员发愣,周围的人都看向我,甚是尴尬,连忙改口“四一七”!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遇见大雾,会说“能见度好差”;看见车牌号“MF106”不自觉会联想到厦航航班;和朋友打电话,信号不好时会说“12345,听我信号几个”…(元翔龙岩机场 伊夏雨言 蔡磊) ● 音乐节,歌手为了引爆现场高潮点,要带领大家在一个钢结构的二层一起跳!那么多人,一起跳!!关键不是在地面!!!那一刻,身边小青年都在忘情地蹦哒,我内心是崩溃的“结构设计有没有考虑那么大荷载,计算够不够, 会不会突然塌了…..”在商场,会下意识的环顾研究梁板柱布置,哪里做了悬挑,哪里巨柱可能是装饰外包,分析下是结构体系,估算跨度、柱距、桁架高度等。( 兆翔机场建设 小工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