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企划部 蔡杰 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了一家企业应该进行哪些运营活动、如何安排各项活动,还决定了这些活动彼此之间的关联。运营效益是要在单个活动或某些功能中拥有卓越表现,而战略事关如何把所有活动做最合理的组合。“配称”能够在运营活动上打造强大的、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结,将模仿者挡在门外。例如,一项运营活动的成本降低,取决于其他活动实施方式的改变。同样,一项活动带给顾客的价值,也可能因公司其他活动的成效而得以增加。这就是“战略配称”创造竞争优势和高利润的方式。 配称的类型 公司战略最古老的理念之一,就是要重视各职能部门政策的协调性。然而,久而久之,这一理念已被各种管理议题所取代。管理者现在不再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去关注“核心”竞争力、“关键”资源和“核心”成功要素。事实上,“战略配称”才是创造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战略配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分散进行的运营活动会互相影响。比如,一支成熟的销售团队要想更有优势,就需要其产品拥有高技术含量,营销人员也要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和支持。在战略中,这种互补方式非常普遍。尽管有些运营活动之间的配称具有普遍性,可以运用于很多企业,但是与特定战略保持一致的配称价值才最高,因为它会强化战略定位的独特性,并使竞争对手做取舍时更难下手。配称有三个层面,其彼此间并不排斥。第一个层面的配称是指每项运营活动(或各业务部门)与公司整体战略之间的简单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确保运营活动带来的竞争优势不断累积,而不是逐渐减弱或消失。它还让公司战略更容易被客户、员工和股东所理解,并使公司上下一心一意、更好地完成战略实施。第二个层面的配称,是指各项运营活动的相互加强。毕克公司几乎在所有渠道向所有主要客户市场销售品种单一、标准化的廉价笔。和所有基于品类定位、需要服务于诸多顾客群的公司一样,毕克只强调顾客的一种共同需求(即一支低价好用的笔),并采取大规模进军市场的营销方式(庞大的销售队伍和密集的电视广告)。毕克从其所有运营活动几乎都具备的一致性中获益,同时,它还注重所有活动之间的彼此强化。第三个层面的配称,则超越了各项活动的彼此强化,我称之为“ 投入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effort)。通过所有活动之间的协作与信息互通,以消除冗余、减少无用功,这是“投入最优化”最基本的做法。还有更高层次的做法,比如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选择那些无须售后服务,或者让顾客自助服务的方式。在所有这三类“配称”中,整体活动比任何单项活动都更重要。竞争优势来自所有活动的系统性,各项活动的配称可以持续降低成本,或增加差异性;而单项活动的竞争价值,或者相关的技能、能力及资源,都不能与整个系统及整个战略割裂开来。因此,不能将企业取得的强大竞争力归功于其所拥有的某个单项优势、核心竞争力或者关键资源。事实是,这些竞争优势贯穿于所有功能,相互交织。因此,我们更应根据渗透于所有这些活动中的一些主题来进行思考,比如以低成本、某种客户服务、某一独特的价值理念为出发点,它们都体现在各项紧密联系的运营活动中。 配称与可持续性 企业所有活动之间的战略配称不仅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基础。对竞争对手而言,模仿一套具体的销售流程、一套技术或者产品特性也许比较容易,但模仿一组环环相扣的活动则要困难得多。因此,建立在一套运营活动系统之上的定位,远比建立在单个活动上的定位更可持续。企业定位越是依赖运营活动系统的第二和第三层面的配称,其优势就越具有可持续性。这样一套系统对企业而言是浑然天成,对外部者而言通常很难参透,因而难以模仿。即便竞争对手能识别出各项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也很难照搬。做到配称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它需要将企业内部许多独立分支单元各自的决策和活动都整合在一起。那些试图复制对方一整套活动体系的竞争者往往所获有限,因为它们只是模仿对方的某些活动而非其整体。结果业绩不仅没有提高,还可能倒退。配称意味着各项活动之间关联紧密:某项活动糟糕的成效会降低其他活动的成效,这样运营系统中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并容易获得关注;反之,一项活动的改进也会惠及其他活动的成效。配称性强的企业很少会成为竞争对手的目标,因为它们在战略和执行上的卓越表现将进一步加强其优势,从而提高模仿者的门槛。若一家企业的活动彼此互补,竞争对手除非能成功复制其整个系统,否则难以有所斩获。这种状况会促成赢者通吃的竞争态势。因此,找到一个新战略定位通常要比跟在后面成为第二或第三个模仿者更为可取。最可行的定位,是那些在运营活动中因取舍关系而出现冲突的定位。战略定位设定了取舍的标准,从而定义了单项活动该如何安排与整合。从运营活动系统的角度看战略会更清楚,我们可以认识到为何组织架构、制度和流程需要与战略一致。根据战略打造组织,企业的活动会更容易实现互补性,也更可持续。以上讨论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战略定位应该有10 年或更长的一个持续期,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一个规划周期内。战略的持续可以改进各项活动之间的配称性,从而使企业打造出与战略相匹配的能力和技能。这种持续性也会强化一家企业的独特形象。相反,频繁改变定位则会让企业付出高昂代价。改变定位后,企业不仅要重新安排各项活动,还要重新协调整个系统。如果战略摇摆不定,企业的运营活动就无法及时展开。(下期续)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