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问,还有谁? 经营方针:让市场机会转化为企业效益,以合理运作保持稳健发展。在公司运营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市场机会,更要善于将机会转化为最大的企业效益。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效益才是目的;我们要通过优化的资源配置、合理的经营活动、科学的生产管理,保持集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2 年,国家审计署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重点审计后,惊!呆!了!投资总额27亿元的福州机场,自1997 年通航后,经营亏损严重,4 年负债达30 多亿元。这可如何是好?!2003 年,集团毅然扛下重担,在国内民航业率先以“商业化”模式实施机场重组。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重组第一年,减亏4500 万,第三年即实现盈利595 万。华丽逆袭的第一步就是改制,重组后,福州空港由原先“事业机制,企业管理”的身份,改为“企业机制,企业管理”,实现机制改良,组织机构大瘦身。打破旧体制的同时,集团也积极给福州空港输入“新鲜血液”。而让福州空港最“受补”的,不是资金、人员,而是醍醐灌顶的“市场意识”。“你们知道怎么做航线营销么?”“航线也需要营销么?”那时的福州空港“不以为然”,“难不成我们还要求航空公司?”从集团派到福州空港当副总经理的陈斌第一件事就是抓航线营销。重组当年末,福州空港就尝到了航线营销的甜头。2003 年底,相继开辟了第一条日本大阪定期国际航线和第一家外籍航空公司执飞的新加坡定期国际航线。随后又新辟国内“福州—合肥—天津”等9 条航线,许多航线增加了航班密度。不仅如此,借鉴厦门空港“卖冠名、卖服务”的经营之道,仅2005 年福州空港地勤公司就增加了563 万元的收入。而集团严格成本管控的意识也在福州空港开始生根发芽。“开源”加上“节流”,福州空港步步为营,3 年实现扭亏为盈。重组不仅让福州空港获得“新生”,更呈现出诱人的前景。2015 年,元翔福州空港年旅客吞吐量首破千万人次,成为全国第25 个千万级机场,跻身全球大型航空港行列。正在积极推进中的二轮扩能改造总投资约19.5 亿元,计划2017 年完成,届时福州空港将具备超过2300 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保障能力… 员工发声<<<@RAIN:“开源节流”以致富,哪哪都适用!我要把这四个字裱起来放在案头!@ALBERTO:航线营销?!(黑人问号)纳尼~ 隔行如隔山,来自非航产业的我表示“活久见”啊!@ 忙里偷闲:感觉就像拍电影一样!快快收下我的膝盖!@ 一条鱼的世界:作为一枚“贤”,重组后的“竞聘招贤”带领我走向了人生巅峰。感恩~ 泪奔~@ 就爱闲逛:哇噢!抱住集团大腿,带你逆袭,带你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