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空港快线获行业肯定 本报福州讯(通讯员 叶碧霞) 近日,“寻找中国运输风范人物领袖品牌”活动落下帷幕,福建空港快线总经理郑瑞亮获评“中国运输风范人物”,体现了福建空港快线在行业内快速提升的品牌影响力。福建空港快线面对大市场环境,根据客源流向、流量特点和市场需求,细分快线市场,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实现跨越式增长。 机遇挑战并存转变思路破局 近年来,面对高铁、民航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福建空港快线没有局限于“机场延伸服务和后勤保障”的定位,积极投入大市场环境,抓住航空旅客快速增长的趋势,立足于机场客运主平台,发挥主导性作用,并不断打造和创造新的业务平台,实现从单平台向多平台的转变,以陆空接驳运输为切入点,发展联运业务,让机场、码头、铁路客运与快线客运实现“零换乘”“无缝对接”,让旅客从交通节点出站即可换乘快线车辆及时奔赴其目的地。截至目前,福建空港快线形成了以机场为中心向外辐射,覆盖福州各区(县)以及周边地市的交通网络格局。除了8 条福州市区机场专线外,还开通了福清、连江、平潭、罗源、永泰以及南平、建瓯、宁德、福安、霞浦、莆田等13 条机场专线,且仍在积极申请开通新的专线,主动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求壮大求发展。近年来,福建空港快线客运量保持在20% 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2015 年承运旅客量390 万人,较2014 年增长21.41%。同时,随着福州机场陆路客运专线网络的不断完善,机场专线的交通分担率也逐年稳步提升,由2005年的24.45% 持续上升至2015 年35.85%,处于全国机场地空联运行业领先地位。 覆盖线路“盲点”形成网络效应 福建空港快线创建了一套科学的市场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灵活性”,寻找线路“盲点”,凸显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互补优势,在道路客运式微形势下逆势实现客流量与公司经营收入的稳步提升。目前公司先行开通的多条热门盈利线路已形成了知名度高、站点便利等优势,公司积极加强品牌建设,稳固老客源,争取新客源,在未来与城轨的竞争中赢取先机。如2016 年福建空港快线开通福州三坊七巷专线、化工路泰禾广场、华威西园客运站、远洋路梅园大酒店、福建藤山戴斯国际酒店等市区专线,使福州市区站点数由10 个增加至14 个,实现市区任一地点5 公里范围内15 分钟车程内即可到达空港快线站点,进一步提高福州市区居民乘坐空港快线的便捷性。同时,公司调研尚有潜力可挖或客源欠佳的长途线,对其站点进行科学调配,从源头上提升客座率并取得盈利。2015 年福清专线增设福清三线,收揽福清潜在客源,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提高了福建快线品牌知名度。此外,福建空港快线努力创造新资源,从单资源平台走向多资源平台,并推动平台间的互动,形成网络效应,打造覆盖全省及邻近地区的以节点和联运为特色的客运网络平台。依托网络节点优化发展特色线路,构建网络节点与码头、旅游集散中心、酒店的网络平台,增加市场网络覆盖,扩大快线公司辐射范围,构建以多式联运为主导的福建省交通大网络。下一阶段,福建空港快线将与南昌铁路局进一步商谈空铁合作,在福州火车南站、火车北站等火车场站建设服务站点,争取建立上下游客运联盟的链式运输体系。同时计划在华威西园站、金山正祥广场、三坊七巷5A 旅游景区、东二环泰禾广场设置城市候机厅,在青口设置节点,实现机场长途线路在青口的串联。同时积极推动与南昌铁路局的合作,力争在火车站获取有利位置,最大限度接近客源市场,从而实现“铁空联运”无缝衔接,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向“无缝衔接海陆空联运”的发展目标继续迈进。 新闻链接: 据悉,本次“寻找中国运输风范人物领袖品牌”活动由国家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运输服务司支持指导,中国交通报社承办,目前已举办第二届。本届活动从200 多分参选者中评选出风范人物10 名、领袖品牌10 个,涵盖铁路、民航、邮政、客运、物流等多个综合运输领域。福建空港快线总经理郑瑞亮获评“中国运输风范人物”,被评价为“善于找‘盲点’的灵活舵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