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划部蔡杰 集团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微创新”的策略,为所有成员企业提供了实现转型的支点和方向。创新能力是一种过程能力,即能根据市场显现的、潜在的需求,基于内外部资源现状,持续不断地整合知识和技能,进行资源配置的重新组合,进而产生超出同行竞争者盈利结果的过程能力。多数时候,企业经营层在创新过程中所起到的是透镜(Lens) 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筛选信息和想法——允许特定的创意通过“透镜”,而被阻止的想法则被截留在透镜中,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允许其通过;第二,聚焦,即整合、配置资源以更好地利用机会。那么,如何才能有创新的想法,且想法是可操作、与公司整体方向一致?这其实就是如何打造创新的环境,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也是企业经营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或许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思考,一是明确战略设计原则,引导创新方向;二是善用标杆学习,关注过程能力的提升;三是基于人性的文化及制度设计,推动员工创新动力和实干作风。 【角度一】明确战略设计原则引导创新方向 集团在2014 年已明确各个产业“十三五”期间的战略发展方向,接下来,各个产业须结合自身现状进行竞争、业务、能力战略的设计,为未来5 年的业务发展提供具体的落地计划,指引后续创新的原则和方向,从而使每个具体的创新能紧扣整体发展的需求,不偏离、不浪费、可落地、见成效。因此,成员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立足以下两点原则,才能实现目标、行动和效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才能正确引导后续创新的方向。 1 预判行业趋势明晰发展基点首先,紧抓行业本质、准确预判行业及社会发展趋势,明晰战略发展的基点和支点。作为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无论是客流还是货流,集团都在为人或者货的流动提供服务。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预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整个价值链演化的路径和支点,才能知道哪些环节是引领行业进步的,哪些是高附加值的,哪些是与我们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例如,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过了大规模仓储设施建设的阶段,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是提高信息流与实物流的互联互通,降低流动的成本,提高流动安全性和时效性。基于这样的形势判断,我们的物流产业是否考虑把发展重点放在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及时、安全的物流系统方案和实施管理,如何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进行成本链的优化,如何借助外部力量融入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来快速扩张客户资源,通过外部联盟快速提升信息化程度,而不是自己再到处建仓库、租仓库,把成本高昂的自动化仓库用来存放低附加值的产品。 2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建立动态战略机制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结合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快速反应,在战略设计中建立动态调整的策略空间和机制,这是非常核心和重要的一点。市场和客户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如产品的开发是否立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研发路径如何确定等等,都是依据市场前景和客户反馈来进行的。紧贴市场和客户进行创新可赢得先机和进展,脱离市场和客户的创新必然导致落后和失误。在经济整体不乐观、居民日常购买力下降的趋势下,高价格、同质化的奢华酒店必然面临入住率下降、经营效率下降的问题。而去奢华、中等价格的个性化高品质酒店必然受中产阶层及年轻人的青睐。这里说的高品质与奢华是不同的概念,品质强调的是质量、安全、效率和人性化。同时,以客户为中心、多产业价值整合的联合营销也将成为旅游行业的趋势。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的酒店未来创新的点,也就可以有方向了:提升每个与客人接触点的体验,包括改善酒店的环境品质(绿色、人文、精致)、提高服务的效率(入住、退房环节的高效、服务的响应速度等)、多层次价格的产品组合(淡季买二送一)、联合营销(与航空公司、邮轮的组合产品)等等。在全国范围供大于求、同质化严重、实体购物门店经营下滑的形势下,优衣库、ZARA 等连锁品牌逆势扩展,星巴克、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商家的门口也常常是客人排队等待一张桌子。这说明市场需求永远存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在行业不断演化、竞争愈加激烈的大潮中及时调整业务及产品的设计,以及价值链、成本驱动结构、营销手段等等策略的设计。目前,厦门岛内人口有40% 是近10 年涌入的,其中80% 是30 岁以下的年轻人,这类人群需要工作机会、社交结友场所与平台、休闲餐饮及娱乐的空间,健康、时尚、浪漫、科技、多元包容是这类人群的追求目标。为此,我们将来开发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必须以这类人群为中心,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商业产品。比如,组织大型广场化妆社交舞会、啤酒节、美食节、私房菜大赛、扑克牌大赛、航模大赛、军迷产品展、亲子家庭运动会、免费化妆培训班、歌唱及舞蹈大赛、健身先生评选、英语沙龙、创业咖啡厅、创客工厂等等,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吸引公众知名度、聚集人流,从而带动商铺、写字楼的租售与经营。(下期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