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信仰不同,因此,也有了不同的庆祝新年的习俗。在你的家乡,你又是如何庆贺新年伊始的呢?是贴对联、包饺子、吃火锅、送大桔,还是放烟花、逛花灯、舞龙狮、发利是? 吃的讲究,年“味”越浓 北方多食面,因此腊月里少不了准备馒头。虽然看似工艺简单,食材普通,但在青岛,纵然是钟鸣鼎食之家,馒头也是上了正席的,更是敬天地祭祖先必不可少的。馒头的个数是有讲究的,通常是六个,和各色点心一起,凑成“六六大顺”。在细粮缺乏的年月,会持家的媳妇们往往用黑面做芯,外表裹上白面在做一层皮,美其名曰“有表有里”。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的新式馒头也在颜色、里芯、表层上有了创新。腊月里做好的馒头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堪称整个春节的主角!如果说馒头是腊月里的“常青树”,那饺子可就是新年餐桌上的主角了。包饺子一般安排在除夕下午,而且要包三种饺子。第一种荤馅,当天晚上吃;第二种素馅,祭神用;第三种叫验岁,要包硬币、板栗、红枣等,包饺子的时候要说吉祥话。青岛人吃饺子讲究多,称除夕包饺子“吃去年的陈粮,挣新年的钱财”;有的包上糖块叫“新的一年有甜头”;刚娶媳妇的人家,要在饺子里面包红枣、栗子和花生,寓意“早生贵子”;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硬币,表示一年有钱花。这硬币的数目还不能乱,非得是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四平八稳和十全十美!吃完年夜饭,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孩子们多在院子里放鞭炮,大家一起守岁迎接新年。在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过去的一年慢慢谢幕,而崭新热闹的一年正刚拉开帷幕,拥抱家人,拥抱传统,拥抱新年!(元翔厦门空港 王钰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