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厦门空港安质部运行指挥中心运管班组 30 万平米的T4 机坪, 近80000 架次航班的安全高效运行, 1000余万旅客的平安出行,在喧哗而富丽堂皇候机楼里最不起眼的角落,一群被叫做“XiaMen APRON”的人,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了时代和潮流的引领者。作为全国首个正式接管地面管制的机场,厦门机场T4 机坪是他们真正的舞台,每一架飞机的顶推、拖拽、滑行,都是他们的舞蹈。他们是厦门空港安质部运行指挥中心运管班组,他们是全国第一个机场地面管制班组,也是整个T4 机坪的领舞者。磨砺以须 做好台下十年功 为了保证T4 机坪地面管制工作的如期开展,面对全新的管制业务,运管班组以“勇做第一”的使命感和“安全至上”的责任感,拧干时间海绵里的每一滴水:工作间隙学习管制理论知识,休息时间奔赴厦门空管站塔台跟班实习,每天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反复讨论和摸索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顶着刺骨寒风,背着几十斤重的专用通讯设备,深入机坪每个角落加紧演练,只为将每个机位、每条滑行路线、各种突发状况烂熟于胸。在满眼灰尘,充满刺鼻的装修气味的候机楼里,他们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只有一句句简洁有效的管制指令。一切的拼搏与付出,都只为2014 年12 月28 日T4 开航那一刻,无线电频率里那句“你好,厦门机坪!” 精益求精 百尺竿头更进步 2015 年2 月5 日,T4 地面管制业务一次性顺利通过华东局验证性检查,走在了全国机场的前列。作为集团乃至整个行业瞩目的“机坪地面管制第一班组”,运管班组秉承集团和公司的精益管理理念,谨守“底线”“红线”意识,不断优化工作程序。引入TRM 管理理念,从班组人力资源管理入手,结合员工特点、席位职责与分工,持续优化排班和人员搭配、细化席位职责;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运行安全信息、机场细则、法规规章及班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等进行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强化设备资源和环境资源管理,执行班组内务卫生“5S”管理,建立软硬件设备定期检查及运行稳定性持续追踪机制;严格把控管制指挥程序执行力,包括航班运行动态及管制环境交接、航班管制指挥过程交叉检查等;优化机坪运行程序,提高安全裕度,包括进出港航班移交及引导程序优化、航空器误滑事件处置、机位安排优先级优化等。锐意求新 锻造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运管班组在服务创新和信息系统创新上锐意进取。运管班组利用自身优势在流控信息预警项目上苦下功夫,不断拓宽信息源,创新流控预警机制,将流控预警信息及时发布至各保障单位。为减少旅客长时间机上等待,运管班组在厦门机场首推CDM 时间发布机制,主动提供CTOT 时间,为机组航班准备吃下“定心丸”,为地面保障安装“调速器”,赢得了航空公司和机组的广泛好评。此外,班组还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创新,开发和升级地面管制系统,创新性地在系统中加入冲突预警、管制环境信息关联共享、CDM 系统数据对接等功能模块。为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做好地面运行保障的火车头,班组积极推进电子进程单系统的开发升级,实现管制业务与地面保障业务一体化。仅就成本控制而言,电子进程单系统每年可以节约进程单打印纸张成本近6万元。 学无止境 组织智商攀高峰 科学、系统的培训,保证了运管班组的成长速度。针对管制业务新、基础弱的特点,班组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在保证人员培训到位速度的同时,狠抓培训质量,目前班组已先后完成9 名机场指挥员和6 名空管援助管制员的放单考核。管制业务理论培训及模拟机实操培训双管齐下,员工见习及放单考核按部就班,考核项目及复训科目精细实用,岗位知识管理紧锣密鼓,知识学习分享日新月异,团队学习氛围热情高涨,这种时不我待、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让整个班组引领机场地面管制业务走向“高精尖”。正是凭着永不熄灭的学习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高效严格的培训机制,运管班组从无到有,开创了机场顺利接管地面管制工作的先河。全面接管厦门机场地面管制业务的脚步日益临近,更大的舞台在等待着这群无线电频率里的舞者。这支最具成长活力的团队,必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创厦门机场地面管制工作新篇章。__ 声 音 厦门空港安全质量部副经理 王锦恋:厦门机场在启用T4航站楼的同时同步接管了T4 区域地面管制业务。从接受任务到试运行,再到正式投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顶住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压力,在人员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在地面管制这个全新的领域,边学习边摸索,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地面管制移交任务并确保了运行的持续安全。我为运管班组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是最棒的!厦门空港运行指挥中心调度室运管班组员工 王昕元:航空器的安全、有序运行是每个运行指挥员的职责,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是这个岗位标签。充满挑战,才会激情荡漾,能够和班组一起快乐奋斗,追求卓越,共同成长,我倍感荣幸。全面接管机场地面管制业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挑战,运管班组有信心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