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计财部 傅颖南 起源于上世纪初的“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而建立起的一种动态的,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内部管理方法。“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到以经营计划为基础展开的经营管理活动,它对与企业有关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并控制实施,在实施企业战略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范围、价值链选择、竞争手段等一系列决策性问题,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落地和实现的重要手段的年度经营计划则是企业在战略期内由经营层率领团队需要建立和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开展相关工作的总和,对企业战略实现至关重要,绝不是应付股东数据游戏。 厘清“预算管理”理念 对企业而言,“预算管理”蕴含着一种管理思想,即“企业通过预算这一工具,可以制定和分解经营目标、配置企业经济资源、协同经济业务活动、强化全员责任意识,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任何一种管理工具都有其两面性,在实施预算管理中也需解决“组织业态的不稳定性”、“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性”、“业务与财务的一体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明晰预算管理的理念,以下通过渐进式的概念逐步阐明:预算:预算本身只是一个货币化、数字化的行动计划,如个人的旅游经费预算;全面预算: 在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强调的是企业的每一分钱收支都要有预算,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允许绕开全面预算的框架;预算管理: 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内控制度、业务流程、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实现预算的编制、上报与下达、执行控制与预警、预算调整与审批,预算事后评价等一整套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使得“预算”成为企业既定发展目标的落地工具,引导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向企业经营目标方向去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当企业的预算管理已呈现“全员参与、全要素、全过程”等特点时,预算工作已不再只是某几个经营部门的事情,预算内容已全面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预算管理也已贯穿企业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经济业务流程。简而言之,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的“经济纲领”,意味着全公司统一的思想和行动,通过预算的协同作用发挥出企业的整体效应,此即全面预算管理。 集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集团预算管理工作在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共同支持和配合下,得以不断完善。目前,集团计财部已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流程,制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规定》,实现效益目标的预测与跟踪功能,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总体上,多数成员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仍处于初建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1. 以财务部门主导的“财务预算”为主 作为全面预算的最终输出成果,财务预算综合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但财务预算的编制有赖于业务预算(如销售预测、成本测算等),预算的执行管控与评价也主要是针对业务预算 而言,缺乏业务预算支持的财务预算就像“空中楼阁”,无法将企业的经济目标落地。目前,集团成员企业预算管理的内容整体上仍偏向于财务预算,业务预算管理内容的相对欠缺导致全员经营目标责任意识不足,可能加剧财务部门“单挑”预算工作的困境,预算管理的财务协同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2.“预算”与“计划”的关联程度不够 预算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落地工具,与企业的经营计划、工作计划紧密相连。企业的经营战略分解为各年度的经营计划,而年度经营计划进一步分解为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再进一步分解至各部门的预算计划,以此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反之,经营计划指导预算编制的同时,预算执行实际上也在时时反馈公司经营计划的落地情况,并反馈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目前,多数成员企业的预算与计划尚未建立起关联或关联程度不够,容易造成预算与经济业务活动相互脱离的风险,难以保障预算管理的计划准确性、控制导向性等,预算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3. 预算调整的功能尚不健全 “你无法表述的,就无法衡量;你无法衡量的,就无法管理”(彼得·德鲁克),管理需要计划性,没有计划便谈不不上管理和控制,但计划不会一成不变,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预算管理同样如此。目前,集团各成员企业在处理预算外的执行事项时,一般通过OA 呈批件的形式完成公司内部审核、集团审批工作,如此各公司的预算调整项目难以跟踪,预算调整金额和频率也无从分析,只待期末将实际的经营结果与董事会批复的预算进行结果性比较,极大地弱化了预算的计划性要求,也无法实现预算调剂、预备费调节的预算调整功能。 4. 预算编制缺乏信息化支撑 目前各成员企业预算编制基本上是在线下完成,即通过集团统一下发的excel预算套表编制年度预算,不仅预算编制和提交审核的手工工作量较大,也增加了集团汇总的工作量,同时,预算编制效率较低,手工出错率也较高;另外,由于缺乏信息化系统,预算编制的规则难以固化,年度预算编制的数据难以与历史情况进行直观对比,各年度预算编制从“零”开始,无法体现企业经营发展的总体路线安排。 5. 预算执行的管控力不强 如上所述,目前各成员企业预算管理尚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且预算的内容也以财务部门主导的财务预算为主。因此,各成员企业对预算的事中管控的条件不够完备,导致预算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引导和管控能力相对有限,更多地通过各季度财务经营结果统计,事后才反映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及时实施主动式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