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实施标准化作业 推行精益生产
发布时间:2015-09-08
 

??集团运标部 苏欣

标准化这个概念往往有误区: 一旦实施标准化,则无法发挥创造性。实际上,标准化是管理提高的基础,以标准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中的关键任务可以节约时间,并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其他同样可以增值和需要创造性的活动上。而且标准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不断改进的,以使员工能够以最好的方式完成任务。因为所有改进性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将通过SDCA 循环(标准化- 执行- 检查- 行动)来维持。所以一切改进性的工作终将成为日常运营的一部分,以支持组织的日常运营,从而为客户提供稳定的产品与服务,比如以项目为单位开展的改善活动。标准作业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劳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实现与准时生产有关的各工序间的同步化(生产线平衡)以及把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限定在必要的最小数量。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在各个产品的生产中要想办法避免发生事故和出现不合格品,最终使得标准作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要素:节拍时间、标准作业顺序和标准持有量。精益生产在实施标准化作业时需要按照如下步骤开展:1. 确定节拍时间,即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用节拍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再分配;2. 使用秒表测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3. 确定标准作业顺序:首先,确定每名作业人员所承担工作的顺序。其次,将作业进行组合,使其在节拍时间内完成。再次,使用“起跑信号”,全员一起开始工作。最后,在节拍时间内进行设备的作业切换;4. 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即生产线上正在进行的作业中所必须的、最小限度的在制品数量;5. 编制标准作业票,包括六个要素: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持有量、纯作业时间、进行质量检验的位置、让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的位置;6. 在工作现场张贴标准作业票。完成后的标准作业票,如果张贴在该工序每名作业人员都能看到的地方,就可以起到目视管理的作用。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