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人物 集团运标部副总经理 叶礼辉 从一线“草根”成长起来的职业经历,让叶礼辉对精益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入集团之前,他在施耐德电气和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工作了15 年,从一名生产线的班组长逐步成长为工厂的运营经理,参与了两家工厂的创建过程。“我亲身经了工厂从起步阶段的生产效率低和团队不稳定,通过每天的持续改善,逐步走向高效和稳定的历程。在这过程中,精益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说。 翔报:精益管理是运标部今年的核心工作之一,目前工作都有哪些突破性进展,下半年又有哪些新动作呢? 叶礼辉:一方面是精益管理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培训。基于集团成员企业的需求,我们目前已完成10 家公司管理层的精益管理培训,包括厦门空港、福州空港、元翔货站等。培训主要介绍了精益管理是什么,有哪些工具和方法,如何在工作中运用,能给我们工作带来什么帮助等基础性的内容。另一方面是配合和辅导佰翔洗涤和福建天厨推行精益管理工作。集团指定这两家企业作为推行精益管理的试点单位,我们主要根据项目前期的调研和诊断,提出《精益管理项目建议书》,并且明确通过开展精益改善项目的方式来推行精益管理。佰翔洗涤的精益改善项目推行了一年多,就各独立项目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像“二次蒸汽回收,减少蒸汽流失”项目,每个月降低了一万多元的燃气成本;“标准化设备运行维护,提升设备综合效率”项目将平烫机的效率从70.9% 提升到80.3%;还有“租赁布草数量管控改进”项目,我们重新梳理了布草在五个环节交接清点的流程,2015 年6、7 月份的租赁布草数量差异率已经降低到0.3%。下半年佰翔洗涤的项目我们还会继续推进,重点是“提升洗涤龙产能,降低蒸汽耗费”以及“优化物流配送人员薪酬方案”项目,进一步提升产能,降低物流配送人工成本。前不久我们刚确定了福建天厨的精益管理试点项目,目前正在制定《精益管理项目建议书》,主要着力在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原料库存周转率等几个目标上。福建天厨的团队一直非常重视精益管理工作,并且在这之前就已经主动进行相关的培训,还安排员工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我们很有信心能在年底取得阶段性成果。 翔报:集团目前还处于精益管理推行的起步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企业不够理解、不够重视的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叶礼辉:集团在推行精益管理的初期,和大部分国内企业类似,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成员企业对精益管理的认识和理解问题。精益管理是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设备、材料和人员,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核心就是消除一切无用的耗费。推行精益管理,就是持续改善,不断追求在特定成本下的价值更高,或在特定价值下的成本更低。成员企业对如何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来提升工作业绩方面了解有限,对精益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这些都给我们推行精益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集团人力部组织了集团所有经营干部参加外聘师资授课的“精益价值流”培训,对提升经营干部的精益管理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培训结束后,福州空港、元翔货站等多家成员企业都向人力部提出培训需求,由运标部对成员企业管理团队进行精益管理培训。此外,我们也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传播资源进行理念和方法论宣导,在《翔业周报》上先后做了一系列的专题介绍,比如“精益管理的五项原则”“一起学精益价值流图分析”等,还有佰翔洗涤精益改善项目的案例分析。为了让宣导更成体系,8 月份开始,我们在《翔业周报》二版开设了“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专栏,将逐个介绍“可视化管理”“缩短产品切换时间”“5S”“及时化生产(Just In Time)”“标准作业”等10 种常用的精益工具和方法,接下来还会集结成册,方面大家随时查阅。这样通过课堂培训和《翔业周报》上的精益管理知识和案例的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成员企业管理层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精益管理,为推行精益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翔报:集团产业跨度很大,而运标部的团队又这么精简,怎么让团队成员快速而深入的切入不同公司的相关业务,发挥运标部的专业水平? 叶礼辉:在精益管理上我们从四个方面让团队成员快速而深入地切入不同公司的相关业务:首先是现场的调研和学习。比如在给元翔货站管理层做《精益管理》培训的三天前,我们就到货站的进港和出港现场作业区调研,了解业务的关键流程和关键设备,这样就可以在培训时提高分享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通过对董事会材料的学习和参加成员企业董事会,对成员企业的中期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作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精益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运标部在起草《福建天厨2015 年精益管理项目建议书》时,就将在2015 年董事会上提到的动车餐原料成本率问题列入精益改善项目计划中。另外还有,在日常的成员企业运行标准或制度的审核会签中,运标部经常会和成员企业就标准或制度中的问题进行沟通,这个沟通就是很好的机会来学习和了解成员企业的运营。最后,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管理上也有相通的地方,运标部团队成员在之前企业的工作经验积累也有助于在翔业成员企业中工作的开展。例如在电子装配厂中推行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很多也适用于我们的航食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