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7 月31 日下午,47 位2015 年应届毕业生齐聚厦门警备区国防园,开始了为期15 天的集团企业文化训练营生活。在半个月的封闭式集训中,他们陆续参加了军事训练及企业文化课程,在建立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行为规范以及对集团有了更深更快的认识认同之后,带着更务实的精神、更强大的创新力、更饱满的热情,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与集团共成长同发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翔业人”! 记 忆 记忆中的夏天,有好几个阶段。小时候玩耍的水枪,上学后成堆的作业,还有大学暑期最为舒适的空调和棉被。记忆中的军训,也有好几个阶段。上初中时认真训练、活蹦乱跳,上高中时抱怨连连,上大学后偷懒水平游刃有余。在我即将坠入“不吃苦、无毅力”的深渊之前,被拉了一把。而有趣的是,拉我一把的这位好心人,便是在大学就被我洋洋得意地逃掉的“军训”。我这才感慨起来,有些东西是逃不掉的。军训时候的夏天,还是蓝天,还是无云,还是大太阳。夏天时候的军训,也依旧是站军姿、齐步走,还有豆腐块。早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它伸出手来,似是要带你去参加一场欢愉的盛宴。中午,感受烈日炎炎,它张开怀抱,似是要将全部热情予你。傍晚,送别最后一片晚霞,它轻轻地转身,似是依人不舍,含情脉脉。就像神幻小说中被打通了神脉一般,一下子就神清气爽,心中的惰随着汗水一点点地排放出去,蒸发在阳光下,化成了烟。身上的懒,也伴着一声声口号冲出了身体,被淹没于声声鸟语。被训话了?无穷的动力又一次被激发出来。下一次,一定会练得更好,更整齐,更完美。于是,记忆中的夏天同现在久别重逢。他们友好地握手,传递着各自的温度。我隐约可以听见,记忆中的夏天在说:“属于夏日的你呀,终于又回来了。征服那艳阳,克服那种种困难,快乐的时光和不服输的劲头便会一直伴着你。就如同小时候,永远不放弃、不害怕、不满足。而这样美好的你,怎么舍得失去呢?”不自禁地,张开双臂,享受阳光,享受压力。然后,只听教官一句:“45 号吴馨馨,谁让你动了?”(四班 吴馨馨) 我们都是“翔业人” 听到军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累”!晒不完的烈日、站不完的军姿、踢不完的正步、喊不完的口号、叠不完的被子、挨不完的训斥,还有苦咸的汗水、酸痛的肌肉、发红的皮肤、沙哑的声音、激烈的内心斗争...... 但这都是难得的人生体验,是坚强意志、自我成长的良机。而企业文化训练营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文化课,就像甘露般滋润着训练得快干瘪的我们,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一直以来,我对军训一直抱有敬畏的心态。“敬”军人的面对高强度训练的吃苦精神,面对枯燥部队生活的乐观精神以及面对规章纪律的自律精神;“畏”全军事化的生活方式,高压的集训内容和严格的部队规章制度。正是军训,使我们从散漫变得守纪,从懒惰变得勤劳,从柔弱变得坚强。我们不再是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训练,也不再是一个简单零散的个体,而是一个团队,我们有一个新名字——“翔业人”!(三班 敖培月) 一根绳上的“蚂蚱” 一根绳、一个圈、一群人、一道无穷的力量。曾经听过最霸气的话是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然而,现在我觉得霸气的话是:给我一根绳,我可以承载团队的梦想。有一天,在辛苦的训练之后,苏队长带领我们来到宿舍楼前的空地,手中带着一条神秘的白绳。拔河?还是跳绳?然而,出乎我们的意料,两者都不是,苏队长只是让我们围成一个圈,双手紧握并向外拉起长绳。这时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条长绳,更是一个闭合的圆圈,这究竟要做什么?!苏队长一声令下,让我们用尽全力向外拉紧绳子。手上传来的绳子的张力如此剧烈,让我担心绳子会不会因为我们的力量而断裂。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绳子是如此的坚固,看上去即使站着五六个人也安然无恙。这时,苏队长让我们全体坐下,手上又传来一阵疼痛使我相信,如果这时放手,绳子的弹力一定会使站在中间的苏队遭殃。在苏队接二连三的号令下,我们一会拉着绳子顺时针摆动手臂,一会逆时针摆动手臂。在确认了彼此的默契之后,苏队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那么现在,让你们中的一个人走过这条绳吧!” 我们先是惊叹,这似乎不可能成功, 但是面对苏队“挑衅”的话语,我们一致喊出了“我们可以”!于是,当第一位女生小心翼翼地走上绳子时,离她最近的拉绳者马上发出了痛苦的惨叫,让我心中一颤。一瞬间我动摇了,看了看两边的拉绳者,他们都有所犹豫,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就像面临怒风狂涛一般,眼中闪耀着火焰。非常迅速的,女生走完了一圈,我已想不起是如何坚持过来的,但手心疼痛的残留,提示着我们已经成功了。“你们能承受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吗?”苏队的话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苏队说错了,我们期待的,正是承担集体的力量!加入翔业之后,成为储干的我们,已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同进退,共荣辱。(一班 刘俊凯、黄思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