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空港 陈辉龙 航班延误已然成为“空中飞人”们最频繁热议的话题之一,旅客常常会抱怨乘飞机出行还不如火车快,究其原因还是航班延误惹的祸。在许多人眼中,“协同放行系统”是个完全陌生的名词,大家一定都想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协同放行系统”全称为“中国民航航班运行协同放行系统”,它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航班的建议起飞时间,对航班地面保障环节有较为准确的时间节点依据。运行该系统有利于打造安全而有序的运行环境,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有效避免旅客在客舱内长时间地等待,提高服务质量。然而有这么好的系统,为什么航班延误还是如此频繁呢?航班延误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流量控制、不可抗的天气因素、繁忙的航路限制、偶然的机械故障等原因,它们对协同放行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和限制。系统自身存在的缺陷、时间排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极大地影响协同放行系统的使用率。诸多原因导致了协同放行系统并不能行之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能起到提高航班正常率的作用。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去改进,才能获得最理想的结果,放在协同放行系统上同样有效。大自然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其他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尝试、创新,针对时间排序的不合理,我们可以先由计算机进行预排,再由人工优化。当实际工作遇到误差较大、不太合理的时候,应及时地去修正。改进的方法还有许多,我们甚至可以把系统给予的时间公布给机组和旅客,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系统去更好地保障航班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旅客则可以告别“客舱式”的等待,缓解焦虑的心情,享受更加顺畅的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