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 年代,在坦帕国际机场,青铜和铜质的鹤、鹈鹕和海鸥,就伫立在候机厅欢迎过往的乘客。空侧的C 区, 是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厅,这里有最大量的艺术品收集。Christopher Still 制作的画作“最后登机呼叫”,是为了庆祝1971 年坦帕国际机场第一个出港航班,也挂在那里,在2004 年加入收藏。在坦帕国际机场,公共艺术一直是旅客体验的一部分,从车库的地板和候机区到处都摆放着。这些年来,公共艺术品不断地增加。随着坦帕机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扩建正在进行中,对艺术品的收集也近一步增长。随着机场的改扩建项目的推进,新任命的公共艺术委员会将展望并确定如何摆置现有的艺术品以及新增哪些,机场将变成一个更现代的旅游中心。机场公共艺术发展背后的推动力是为了提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媒介来使用机场的旅客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布置公共艺术完全没有定式”,坦帕国际机场营销副总裁,Chris Minner 说到,“我们想要做的仅仅是利用已有的物品创造新的机会。”通常,机场会发出公告招募艺术家委员会随后会进行盲评,他们将会通过数轮的认定才能确定入选最终名单的艺术家。艺术家将得到非常具体的细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所有的艺术品将在2017 年10 月份安装完毕。 微点评: 坦帕机场的艺术之路,对我们的“人文机场”建设,可借鉴之处颇多。艺术是提升人文味道的重要因素,但机场的人文艺术不是通过购买堆砌名贵的艺术品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针对机场量身定制人文艺术话题,规划展示呈现的空间,请专业艺术家来写“命题作文”,如坦帕机场的画作“最后登机呼叫”,就是独有的艺术享受。另外,对艺术的引进,本身就能做成备受关注的事件营销,强化“人文机场”的形象。我们可以专门成立艺术委员会,成员包括专业的艺术专家,而后向社会公开征求艺术作品,以“低入门门槛,高选择标准”的评选原则,充分激发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同时还可以确保选出好的作品,一举两得。摘自集团综合部《域外》第十八期 雷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