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越野跑”第四站“桂峰村跑”完美落幕 本报厦门讯(通讯员 骆莹莹)5 月17 日由《海峡旅游》杂志主办的“最美乡村越野跑”(简称“ 村跑”)第四站“ 桂峰村跑”,在三明市尤溪县桂峰村顺利开跑。本次“村跑”吸引了将近500 名跑友,除了来自福建、江苏、北京、湖南、香港等地的参与者外,还有来自美国、安哥拉、刚果、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瑞士等6 个国家的18 名外国友人。福建省旅游局李毅强巡视员,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旅游局局长陈欣等省市县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近千名被活动吸引的当地民众到现场为参与者加油。“村跑”让许多原本并不知道桂峰的人,知道了这个珍藏在山里的古朴村子。桂峰村村委主任蔡德林说,“这是建村700 多年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千年等一回。” 凸显亲子元素“村卷”积极互动 从第一站武夷山五夫开始,带着因运动而泛红的笑脸冲过终点的小朋友,成了“村跑”最美的风景。上一站“村跑”之后,许多家长向组委会反馈,希望增设青少年组。这次新设的青少年组有近40 个孩子参加,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走完8 公里,享受温馨的亲子时光;有运动习惯的父母,则一家人跑起,充分感受爱与亲情的交融。“村跑”结束后,家长们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有许多家长纷纷向《海峡旅游》投稿。“别人是‘村跑’,我们是‘村走’,但坚持走到终点,对于孩子已是跨出了一大步,Tom 和我都挺欣慰,由衷感谢主办方!”vecky 在投稿中写道。村跑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prince 和“芥末”是在“村跑”中认识的两个小朋友,“芥末”妈妈的投稿发出后,prince 小朋友也让妈妈发来他的日记。两个“村跑”后失联的孩子重新建立起了联系。Prince 的爸爸在朋友圈中说,“‘村跑’是交友的好平台,参加村跑的小朋友,没有一个在吃饭坐车的时候玩手机,他们热爱运动,乐享户外,就是不一样!”亲子主题并非“村跑”项目初期的设想,而是团队在一步步实践过程中,根据参与者的反馈,结合对产品未来走向的思考做出的调整。从亲子主题的良好效果和参与者的热烈反响来看,“村跑”项目也具有了像小米这样互联网产品的核心属性——参与感,由用户一起参与、打造产品。 死粉背书以口碑塑造品牌 本次“ 村跑”开始,项目启用独立的“ 村跑”微信号、微博,并申请独立域名的“村跑”网站,朝着建立品牌生态圈的方向运作。从武夷山五夫的100 名参加者,到桂峰的500 人,四站“村跑”累积一群死忠粉丝,参加两次以上村跑的人,在所有参与者中占了约20%。良好的参与体验和对村跑创新方式的认可,让这些“村跑”的种子用户自发地为活动站台。口口相传的熟人背书方式,让“村跑”在他们的朋友圈中迅速打开了知名度,也营造了一种 “朋友都参加村跑,我没参加‘out’”的感觉。本次“村跑”结束后,除了参加过村跑的粉丝在后台留言询问“下一站在哪里”外,也有不少从来没有参加过的人询问同样的话题,可见“村跑”正在逐渐形成其品牌影响力。本次村跑的活动回顾图文微信、官方视频微信的阅读数和转发率也是历届村跑最高,其中官方视频微信在粉丝只有几千人的情况下,有破“万”的阅读量。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原本累积的人群,转移到其他的阅读渠道,大家都在努力通过试水新媒体找到垂直人群。海峡传媒通过“村跑”项目,非常精准地找到了垂直人群,并且是很有消费力的城市中产阶级人群。找到人群,维护人群,建立与人群的粘性,也是村跑项目未来走得更远的重要基础。 夯实基础走出去跨越发展 本站村跑获得举办地——三明市旅游局、尤溪县政府的高度好评,他们也对未来的合作表示了极大期待。洋中镇政府甚至提出,期望海峡传媒帮助他们将此次村跑线路打造成桂峰村固定旅游项目之一。北京市门头沟旅游委的刘贵清主任,此次也专程到桂峰现场观摩、体验,并邀请“ 村跑”项目组到门头沟考察,希望“村跑”能在门头沟举办。当地政府和旅游局的肯定,说明“通过‘村跑’活动引爆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方式,正随着“村跑”曝光度的增加和影响力的增大,对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