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 近日,福建快线正式开通福州市区六线,从城区西部大学城始发,经三环路串联五四北区域到福州机场。六条市区专线的布局逐步实现了福州市区5 公里半径内、15 分钟车程内就有机场专线站点,福州机场专线网络辐射能力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14 年,福建快线积极完善空港快线网络,并推进客运关联业务的协同发展,全年实现收入近1.6 亿元,继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打造以节点和联运为特色的客运网络 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以节点和联运为特色的客运网络。福建快线在2014 年持续加大线路开发力度,深入开发机场资源,先后开通了福州机场——华威城乡客运站、霞浦、建瓯;厦门机场——北站、海沧、曾厝垵;武夷山机场——江西上饶等多条机场线路。借助市际专线开通,福建快线适时选址建设中心节点,构筑“4个机场+4 个中心节点”的环路模式平台,实现空港快线大网络的融会贯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其中,建瓯节点已于去年三月份建成,串联起武夷山与福州两地机场,初步发挥出了快线的网络效应,实现对资源的统筹调配。今年福建快线将进一步加快龙岩、莆田、永安三个网络节点建设,为异地业务的开展和渗透提供平台,提升福建快线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据介绍,网络节点将引入航空公司派驻机制,打造异地城市候机楼概念,为旅客提供机票销售、航显查询、值机办理、机场专线等一条龙乘机服务,以服务创新提升旅客服务体验价值。网络节点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福建快线2014 年加快ERP 系统建设,提升系统应用水平,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对公司业务的全面覆盖,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一方面,通过以门检报班为闭环的综合信息平台,公司可以及时获取车辆每个信息节点的状态,第一时间掌握资源动态,有助于高效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另一方面,借助系统科学化、可视化的形式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和科学分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对资源运力的分析能力,更加准确合理的分配有限资源。 突破格局走向多平台模式 在不断推进线路和节点建设,巩固传统能力优势的同时,福建快线正致力逐步弱化对机场资源的依赖,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探索从单平台走向多平台的发展模式。借助机场站点的中转作用,厦门快线2014 年对已开通的机场专线进行串联组合,开发了五通码头至轮渡,以及轮渡、东渡、五通码头、曾厝垵至北站等线路,首次突破了厦门快线单纯经营机场线路的经营格局,实现了向社会获取发展资源平台的能力,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良好开端给福建快线创新运营模式带来更多信心,“联运大布局”正在悄然展开。今年公司将深入开发多种客运方式联盟,推进产业链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形成链式运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运营模式。其中,厦门快线将围绕“2 个火车站+2 个码头+1 个旅游集散中心”平台,增强厦门市区的网络辐射能力,同时借助已掌握的众多平台资源,开展多个码头至火车站的联运业务,通过社会共同平台获取发展资源。随着铁路网络的日益发达,“空铁联运”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福建快线正积极与南昌铁路局沟通,争取在省内地区如福州、厦门、武夷山等地火车站建设候机厅,实现“空铁联运”的无缝对接,以链式运输扩大企业经营纵深,最大化创造联运业务的整体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