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线上与线下 融合共生之道(一)
发布时间:2014-12-23
 

■集团综合部  韩冰化
引言:两年前,双巨头,豪言对赌亿元,让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竞争成为焦点。
    两年后,双十一,阿里巴巴战报:217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交易额破571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产生物流订单2.78亿,再次刷新纪录。
    而同期,万达广场百店同庆,三天交易额超过33亿元,共吸引了近3000万人次的客流,也创造了国内零售行业一个史无前例的记录。
    两者皆疯狂,一日571亿元与三天33亿元,你是否也开始怀疑,2022年,孰赢孰输?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们习惯数字说话,不妨先看一组来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关于“网络购买服饰商品”的调查:

如右图针对“购买服饰类商品选择网络店还是实体店”的调查,被调查者群体多习惯网上购物,超过实体店,因为实体店的分散性、品类的有限性与互联网时代人们追求的“快餐”模式并不契合,消费者选择性地向购物网站转移,以期“一站式”购物降低逛街的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


如左图, 在针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过程中商品信息关注度”调查中,价格是冲入消费者视野的第一个商品信息,超过七成被调查者最关注商品页面的价格信息。物理形式的价格,折射出的却是消费者的心理接受度,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首要决定因素。商品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加速决策过程,双十一购物狂欢的动力源头就是价格;另一方面,实际价格超过预期,表现出迟疑,商品的“感性”体验将开始综合作用,如商品评价、外形特征等,调动消费者情绪,促使下单。

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实体店购物,消费者总免不了思前想后的纠结,因此针对“习惯实体店购物和习惯网上购物”的人群就购物下单与价格的关系做进一步调查。如下图,比较而言,习惯在实体店购买服饰类商品的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更为干脆,32.55%的被调查者在实体店购物看上就直接买单,44.71%的被调查者在价格可接受范围内也会直接购买,两者总计近八成被调查者不会为“再次亲临实体店”考察价格变化的行为承担沉默成本。选择更多在网上购买服饰类商品的被调查者,其中37.93%的群体经常敲不定主意,隔几天才会下单,对于价格超出可接受范围的商品更为犹豫。由此可以看出,网上购物品类多样性、价格此起彼伏延迟了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了购物车到实际支付过程的交易量流失。  

观,且思且行
   
足不出户、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等都可以归纳为网上购物的优势,网购者却依然迟疑于最终的购买决策。全站式搜索心意商品与多家网站价格对比的时间成本、往期价格战预期带来的迟疑,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利”,信息量越大,耗时越久,体现出价格与价值感的权衡仍然是网购者最终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购物网站所标榜的“比实体店便宜”的运营理念一旦被打破,消费者是否仍然愿意为其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买单?
    在网络购物逐渐勃兴的大势之下,传统商业面临了新的挑战。区别于网络购物,在传统商业中,消费者的价值感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1、注重体验和享受消费
    现在人们特别是青年人都追求独立自主,力图在一举一动中都能突出自我,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则是人们消费倾向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过渡,对商品的品质要求提高,尤其要求商品有特色,上档次,有个性,而对那些不能尝试、看不到摸不清的商品,具有相对排斥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购物已经成为某些消费者的生活乐趣,这可以使他们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赢得尊重,减少内心孤独感。对这些人而言,线下购物同样是一种精神享受。
2、购买消费的即时性
    人是感性的动物,当遇到一件自己钟爱的事物,恨不得立刻拥有。实体店购物的又一个好处就在于现买现享受。因此,线下商业最需要关注的是地段,商品能够在消费者想买的时候容易看见和获取。
    透过今年的双11的小变化、小变革也佐证了我们的观点:
    首先,天猫已经不是完全依靠“便宜”、“折扣”来吸引消费者,一些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的发布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和尝试,如传统白色家电联手阿里打造的“阿里云技术产品”。
    其次,有明显策划痕迹的双11物流“高速”抵达事件,如当天第一台售出的小米手机通过顺丰快递于当日早晨6时50分送达至北京地区用户手中,一定程度缓解了消费者对购物“即时性”的心理诉求。
    最后,消费者“购物体验”再次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为营造双11购物狂欢热情,各家电商各类站外广告营销实际投入远超十亿元,电视、报纸、广播、户外、电梯、短信、网站、视频、微博、微信……这还不包括媒体“免费赠送”的大量新闻播报、海量“剁手”段子病毒传播的推波助澜,真正实现了24小时、360度无缝隙“围追堵截”。而从11月10日开始,大批消费者更是前赴后继主动参与推广,微博、微信频频晒单,一边狂呼要剁手,一边继续摇旗呐喊,表明自己的存在感,参与如此盛大的年度狂欢,体验疯狂购物的乐趣。
    可以看出,网购也开始有意识的朝着注重客户体验和购买的时效性方向转变,那么实体店面对线上的冲击,又该如何应对呢?线上购物应该怎样做到更好的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请见下期……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