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这个时候还在过“光棍节”着实有点儿尴尬。这无疑是向周围的人表白着:看,我还没有完成人生的大事呢!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凄惨和耻辱的节日,只是“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罢了。在学校的时候,“光棍节”是一个借口,可以呼朋引伴地去聚餐,去唱歌,去庆祝自己的自由和未来的无限种可能,那时的80后是以一种等待的姿态在光棍节里期待爱情在下一年到来;刚工作的时候,“光棍节”是一个机会,把年轻人聚拢在一起,谈些工作之外的事情,发发牢骚讲点八卦,大声地宣读自己人生的规划,那时的80后是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在光棍节里享受着友情的温暖和这友情背后可能蕴藏的甜蜜暧昧。 当然偶尔也会有伤感,酒足饭饱之后会看着周围的“光棍”们,触景伤情地想:明年的今天,我会和谁在一起,或者,谁会和我过下一个光棍节呢而这么文艺的问题,显然不适合在“光棍节”之外的工作日里思考。也只有这个“节日”,让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嘲弄一下自己的寂寞和无奈,或者潇潇洒洒地标榜一下自己的坚持和豁达,无需理解,只求宣泄。 80后的“光棍节”,为什么不过呢这个节日过得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心情,是自己站在人生岔道口上的期待与忐忑;它是年轮上挂着的小镜子,一直照着我们向人生的深处滑去,直到成为更加沉郁稳重的人。(厦门空港陈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