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元翔空港集团工程管理部 团队名片 元翔空港集团有这样一支团队,年龄层次横跨三代,既有大叔也有“小鲜肉”; 在他们身上,没有所谓的“三岁一代四岁一沟”,反而更多的是积极协作、默契配合; 他们队伍不大,专业也不广,但却跨学科时刻掌握行业新动向; 他们从不依葫芦画瓢,而是有效整合配置资源,不断创造新价值,努力成为行业领先的机场投资专家。 他们就是元翔空港集团——工程管理部团队! 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工作思路 元翔空港集团工程管理部主要负责元翔板块四地机场的工程规划建设、机场专用设备采购和厦门翔安新机场前期等工作。 今年以来,工程管理部从创新工作思路入手,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建立起每周例会、会后专题讨论、阶段性学习的机制,实现团队成员间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内部知识共享库,不定期搜集资料并分析学习,并借助日常工作机会邀请民航局及设计院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解读;同时利用每次外出交流学习机会主动搜集其他机场资料,结合集团实际,研究并建立具有元翔特色的专业指南。目前,工程管理部已完成《航站楼建筑方案审核要点》、《贵宾室头等舱装修标准》、《航站楼标识系统方案审核指南》等技术文件的编写,并坚持在《元翔视角》的“专题研究”与“热点分析”栏目进行“原创”,有效保留了团队智慧,大大激发了成员的学习力与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武夷山机场二期工程的改建中,工程管理部从方案阶段重点进行投资把控、从平面布局及功能流程角度进行梳理,一方面牵头组织各参建单位对一期工程进行认真总结,收集了七个方面共159条经验与教训并落实到二期图纸中;另一方面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对二期图纸进行充分讨论,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平面布局,如将国内流程分流改为混流,以增加商业价值,提高空间利用率;调整二楼候机厅的空调机房,以增加空间通透性;结合旅客动线流程对商业进行重新规划,以增加商业面积,有效发掘商业潜力,提高投资效益。 掌握行业资讯注重考察调研 作为全省的重点工程项目,翔安新机场工程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从选址评审、预可研编制、总体规划咨询到航站楼方案征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更好地推进新机场前期各项工作,工程管理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积累。一方面,深入研读《航空枢纽规划》、《航空港规划》、《设计管理》、《机场融资》等专业书籍,另一方面,利用与国际知名设计单位交流的机会,积极收集整理国内外先进机场的建设管理经验,逐步形成香港机场、新加坡机场、广州机场、南京机场等研究专辑,对新机场航油投资体制、沿海机场跑道标高等专题进行研究,编制航站楼方案征集实务手册,不断夯实大型建设项目的知识基础。为及时了解机场专用设备新技术应用,他们还积极学习国内外机场的设备使用和管理经验,通过资料搜集、市场调查、专题讨论,掌握智慧机场、科技机场中设备、能源、智能化等发展新趋势。 作为集团四地机场专用设备的采购主体,工程管理部从熟悉机场专用设备种类、技术参数和现场使用情况入手,多次对厦门、福州机场进行实地考察,建立专用设备清单及采购作业指导书,明晰采购范围和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专用设备供应商资料,初步形成供应商名录,为今后设备采购选型提供参考。他们还结合机场实际生产运营情况,从日常航班高峰时段飞行架次角度探索设备需求评估机制,初步形成“专用设备需求评估报告”,以有效提升设备整合、调剂的预见性,为今后四地机场专用设备配备量提供参考。通过不断整合调配四地机场采购需求,发挥规模采购优势,截至今年8月,工程管理部团队专用设备采购共节约资金14.72%。 未来,元翔空港集团工程管理部将继续加强行业交流,狠抓知识积累,潜心专题研究,奠定专业基础。在人才培养上,锻造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在组织智慧上,着力于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力求不断提升富有智慧含量的专业咨询能力。 声音 元翔空港集团副总经理高湘闽:元翔集团工程部是一个富有朝气、善于学习、团结奋进的年轻团队。他们在四地机场的工程规划建设、专用设备采购和翔安新机场前期筹备工作中,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部门组建两年来,他们专注于综合性人才培养、团队知识积累和转化、富有智慧含量的咨询能力的提升,是名副其实的“最具学习力团队”。 福建省发改委交通处调研员王忠:在厦门、福州和武夷山机场规划建设过程中,与元翔空港集团工程管理部有多次接触,他们是一个富有活力、善于沟通的学习型团队,工作踏实、勇于奉献。希望他们在福建省新一轮发展中为福建民航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