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发布时间:2014-09-29
 

今又重阳话敬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养老、敬老方面曾涌现过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其中毛泽东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在短暂停留的日子里,他特地请家乡的老人吃饭,并向大家敬酒,有位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一时传为佳话。

   敬老是美德,而敬老要从自己做起,比如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做起。孝敬父母是人之常情,就连再高贵的人也知道孝敬父母,家有老人是福,是宝。当父母健在时,多去孝敬、关心、体谅他们,是福气。如果父母不在了,想去孝敬,就没那机会了,那才是遗憾。关爱老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敬老爱老的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我们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绝不能去虐待老人。

   有条件要经常回家看看,不要让父母孤单;做些可口饭菜,多抽空陪陪老人;经常问暖嘘寒,多和父母交谈,不要嫌老人啰嗦麻烦。父母恩重如山,尽孝应趁当时。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整个社会的准则。

   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才是做人的根本。不仅要在经济上赡养老人,而且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要善于理解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亲和的态度与老人相处,对老人的偏执言行进行委婉疏导,不能伤害老人自尊心,不能表露厌烦情绪,更不能顶撞;不能存有“长病无孝子”之心,要有终身回报之意,使老人颐养天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献出全部的爱心与孝心,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充满阳光,充满爱!

   (厦门空港朱佳华)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