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积极备战 运筹“双楼运行”模式
发布时间:2014-09-22
 

各单位为厦门机场T4投用提早规划

   本报综合讯随着T4航站楼项目全面进入收尾及运行调试阶段,厦门机场预计于年内开启“双楼运行”模式。相较于以前的单体机场运营模式,“双楼运行”对相关单位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厦门空港以“新楼、新制、新形象”为工作主线,在业务流程和资源上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备战,为“双楼运行”模式的到来提早做好筹划。

重构业务链条

部署周密保障

   据了解,厦门机场启动双楼运行后,厦航、南航航班和所有国际航班仍在T3航站楼,机场代理的国内航班则将迁往T4航站楼。厦门空港地勤分公司针对客运服务链条保障需求变化,从体制机制进行业务整合优化,打破原有值机服务部、旅客服务部以工作节点划分业务部门的思路,从双楼服务不同保障链式流程需要出发,设立国内客运部及国际客运部。新的国内客运部涵盖票务、值机、登机口、行李查询的整个服务链条,国际客运部也对原有流程进行了纵向整合,值机柜台与登机口合并,申报工作与国际行查合并,负责所有国际航班的电子海关申报、进出港申报以及公务机申报,以满足运行保障需要。

   随着T4航站楼的投用,国际中转旅客用车需求增加,贵宾室用车服务保障范围也进一步加大。地勤分公司特车部将在T2T3T4候机楼分别安排车辆用于中转、跨楼登机、走错候机楼等特殊情况的人员、行李的保障。

   此外,由于T4机坪属厦门空管塔台完全不可目视区域,未来T4机坪运行指挥工作将交由厦门空港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为此,T4候机楼特别设置了机坪运行管理室,负责未来T4机坪的地面航空器运行管理工作。为更及时地服务好航空公司,佰翔空厨在T4航站楼增设了加餐周转区、过渡冷库、机供品仓库、制冰机及相关车辆、人员,以解决路途较远给加餐带来的困扰,提高航空公司及旅客的满意度。

整合优化资源

实现1+1>2

   “双楼运行不是简单的1+1模式,而是利用资源整合实现集中管理,达到1+12的效果。”厦门空港候管分公司副总林清霖说道。

   候管分公司遵照T4前期设计方案,充分整合T3T4资源,尤其是在TOC(航站楼运行控制中心)模式上,力求最大程度地呈现双楼合并的效果,以期达到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的作用。据商务运营部介绍,T4内的广播、航显、监控、离港等系统在建成后都将与T3合并,利用同一个后台进行数据收集分发。例如在航显系统方面,通过系统升级改造,T4只需购置前端设备即可通过T3的扩容功能实现T4航显信息发布。在监控系统方面,T4在建时期就同步将T3系统一并从模拟系统改造成数字化系统,合并形成统一的大型数字化监控平台。未来建成后,只要拥有权限,即可在网络通达的任何时间地点将机场内的1700多个监控画面一览无遗。

   人力资源整合方面,为满足业务链条重构的需求,地勤分公司针对值机、登机口、广播问讯等相关岗位,制定交叉培训计划,以此提升员工多面业务技能,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上下道工序与整个业务链条的衔接。特车部则计划把行李拖车岗位与装卸岗位合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旅客等待时间。为有效保障T4航空器地面管制工作的顺利移交,从今年3月开始,运行指挥中心已陆续选派3批计9人参与地面管制培训。

   受年初行业新规影响,T4安检X光机开机员岗位面临较大空缺,安护部多管齐下做好开机员技术骨干储备,深入动员符合条件人员积极报考,建立中级资质人员返聘机制,同时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在薪酬机制上进一步向开机技术关键岗位倾斜。今年来先后有102人报名参加中级安检员资质鉴定考试,确保了双楼运行时开机技术岗位的人员需求。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